|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_^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不二如是 于 2017-11-28 09:28 编辑
推荐阅读:
004b - 读书与“铜臭”|【Tips】
数学公式告诉你“聪明人”为什么难以成功 | 【假期特供】
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曾提出过一个海恩法则: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
灾难不会随意发生,它是量的积累结果,每次灾难必然包含着大量的人为错误。
为什么上千次预警我们都没有注意到它呢?
来看一个例子:
有位王牌飞行员,一辈子没误过航班。这天早上正赶上有雾,不算太大,能凑合着飞。
副驾驶问他:要么咱们飞吧?
飞行员一想:安全第一,现在是早上,等会儿太阳升起了,雾会变小。
半小时后,太阳升起了,可雾反而变大了。
飞行员一看,不行,再不飞,机场就关闭了,一生没误过航班的光荣记录就没戏了,马上飞。
在跑道上滑行时,雾更重了,飞行员只好加速。恰好前面有辆加油车,按规章,飞机必须停下来。
可飞行员一想:停下来再启动,时间太长,说不准机场真就关闭了。于是他反而加速,想驾机从加油车头上跃过去,结果撞了个正着,飞机上几百条人命全部报销。
[b]作为一个王牌飞行员,他为什么会犯这么低级错误? [/b]
在这个案例中,王牌的错误是逐步升级的。
由于前几次都选错了,他的后悔在不断升级,最终他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如果你一开始问他:
是一辈子不误航班重要,还是全飞机上乘客的生命重要?
他当然能答对。
可几次误判之后:
“一辈子不误航班”就成了不可动摇的前提,使他撞上了“人性中的bug”。
[b]是他不负责吗?
是他不专业吗?
是他智障吗? [/b]
都不是!
他只是:
这就是本帖接下来要说的关键。
人性深处有一个重大的bug、缺陷,叫“损失厌恶”
意思就是:
得到一项利益带来的快乐,要远远小于损失同样利益带来的痛苦。
这个bug有时候会发展到荒唐的地步。
问鱼油一个问题:
假如你得了癌症,有款新药可以治愈癌症,但是有风险,20%的服用者可能因此而死,你吃吗?
我自己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不吃。
但是如果反过来问:
假如你得了癌症,有款新药可治愈80%的癌症患者,但此外的人会死,你吃吗?
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吃!
看到了吗:
这两个问题底层目的都是一样的,但是得到的答案相反。
原因很简单:
在前面的问题中,强调的是失去,在后面的问题中,强调的是获得。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
为什么我们会任由风险积累,放任“bug”长大。
风险在增长的过程中,规避这些风险,会有潜在的收益,但是你别忘了,其实也有损失。
人类天然无法正确评估损失和收益之间的关系,总是倾向于高估损失,低估收益。
这就是那个‘bug’。
如何尽可能破解这个bug呢?
(尽可能是因为涉及人性内核的bug,往往以为的解决,却带来了更多的bug)
关键是要有全局思维,要学 AlphaGo 下围棋的精神。
AlphaGo 的每一步都是走在整个棋盘上最应该走的地方。
而人类有思维惯性,往往是知道该换地方厮杀了,却依旧留在当前的位置继续落子。
比如咱俩在棋盘上厮杀,就好像打一场战役一样,我们的思维惯性总是想把这个局部处理完了,再去别的地方。
其实正确的做法是不管这场战役打没打完,只要这个局部的争夺价值已经小于棋盘另外一点的价值。
你就在这里果断脱先(去另外一点)。
AlphaGo就有这种纯粹的全局思维,所以一路碾压人类棋手。
但是呢,告诉你一个很不幸的结论:
预知更多神文请看:
如果喜欢,别忘了评分 :
如此多懂学习的 VIP至尊都 已订阅本专辑,你还不快点行动!( ☞订阅传送门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