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flmm 发表于 2023-3-16 13:28:22

摩尔投票

nums =
   
# 对抗阶段
major = nums
count = 0
for each in nums:
    if count == 0:
      major = each
    if each == major:
      count += 1
    else:
      count -= 1
   
# 统计阶段
if nums.count(major) > len(nums) / 2:
    print("主要元素是:", major)
else:
    print("不存在主要元素。")

请问:
if count == 0:
major = each

这是什么意思?
真正的零基础,请大神赐教,谢谢!

isdkz 发表于 2023-3-16 13:40:16

这段代码是用来找一个列表(nums)中出现次数超过一半的元素(主要元素)。如果存在这样的元素,就输出这个元素,否则输出"不存在主要元素。"

这个算法分为两个阶段:对抗阶段(Boyer-Moore 投票算法)和统计阶段。

对抗阶段的主要思路是:遍历整个列表,维护一个候选主要元素(major)和一个计数器(count)。如果计数器为0,我们将当前遍历到的元素赋值给候选主要元素。然后,如果当前元素等于候选主要元素,计数器加1;如果不等于,计数器减1。

这里的:

if count == 0:
    major = each

意味着,如果当前计数器为0,我们将当前遍历到的元素(each)赋值给候选主要元素(major)。这是因为当计数器为0时,表示之前遍历过的元素中没有一个元素的数量超过一半,所以我们需要用当前元素作为新的候选主要元素。

对抗阶段完成后,我们会得到一个候选主要元素。然后,在统计阶段,我们计算这个候选主要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如果它的出现次数大于列表长度的一半,那么它就是主要元素,否则不存在主要元素。

这个算法的优点是时间复杂度为O(n),空间复杂度为O(1),在处理大数据时非常高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摩尔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