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化字符串的返回结果
>>> c = f"{1}lzb、{2}tina、{3}leslie">>> c
'1lzb、2tina、3leslie' # 能理解
>>> c = f"{1}'lzb'、{2}'tina'、{3}'leslie'"
>>> c
"1'lzb'、2'tina'、3'leslie'" # 能理解
而:
>>> c = f"{'lzb'}1、{'tina'}2、{'leslie'}3"
>>> c
'lzb1、tina2、leslie3'
我的问题:
{'lzb'}1、{'tina'}2、{'leslie'}3为什么会返回'lzb1、tina2、leslie3'?
不知道大神明白我的疑惑吗?(1)'lzb'单引号去哪了?(2)返回结果为什么不是双引号而是单引号?
当你使用 f-string 格式化字符串时,大括号 {} 里的表达式会被计算并转换成字符串。在这个例子中,{'lzb'}1 会被解释成:
[*]计算大括号内的表达式 'lzb'。这是一个字符串字面量,不需要进一步计算。
[*]将计算结果(即字符串 'lzb')插入到 f-string 中,替换大括号及其内容。
同样的规则适用于其他两个表达式。所以最后你得到的结果是:
'lzb1、tina2、leslie3'
至于你的两个疑问:
[*]单引号去哪了?在 f-string 中,大括号里的内容会被计算并转换成字符串,单引号是字符串字面量的一部分,不会出现在最终的结果字符串中。
[*]返回结果为什么不是双引号而是单引号?在 Python 中,单引号和双引号都可以用来表示字符串。当你打印一个字符串时,Python 会根据其内部规则选择使用单引号还是双引号。在这个例子中,Python 选择了单引号。这对字符串的内容没有影响。
你想显示单引号可以加个 !r
c = f"{'lzb'!r}1、{'tina'!r}2、{'leslie'!r}3"
c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