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如是 发表于 2025-5-8 20:00:00

1960年「生态瓶」至今仍绿意盎然!竟然这么做到的



这是一款已有约60年历史的生态瓶,在线学习: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N5PziENa

瓶身自初次封存以来,仅在1972年打开一次补充少量清水,无施肥、无换土,全凭内部水循环与微生物、植物、空气共同维系,至今仍枝繁叶茂、绿意盎然。

上世纪60年代瓶中园艺风靡英国。时年在萨里郡的园艺爱好者大卫·拉蒂莫(DavidLatimer)选用容量40升的玻璃球瓶,彻底清洗后加入适量堆肥与约0.15升清水,再将小苗置于瓶底,旋紧瓶口。

自1972年补水后便不再多作改动,只将其置于向阳处并不时轻转瓶身,使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均匀生长,最终成为一个典型的自给自足、长期稳定的封闭生态系统。

想亲手制作这样一个微型生态瓶并非易事。除了选择透明度高且耐密封的容器外,还需配比恰当的基质、水和微量元素;

一旦容器密封,内部微生物群落便成关键,肉眼难以监测,极易因真菌或细菌失衡导致失败。据悉当年大卫曾尝试种植常春藤(Ivy)、龙葵(Solanum)、吊兰(SpiderPlant)与紫竹草(Pleomele)、共四种植物,最终仅紫竹草存活至今。

即便在当下,制作成功率仍然偏低,初学者可从单一易养品种入手,并保持充足但不过强的散射光照,以提高封闭生态瓶的存活几率。

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吧{:10_330:}

如果有收获,别忘了评分{:10_281:} :

https://xxx.ilovefishc.com/forum/202011/20/092334ggd6inlzfisfrdir.png.thumb.jpg

快速收敛 发表于 2025-5-9 08:40:51

有点意思,神奇

鱼C-小师妹 发表于 2025-5-9 08:51:52

有意思

不二如是 发表于 2025-5-9 08:56:51

哇塞,生态瓶好有意思!朕又在鱼C挖到宝啦

不二如是 发表于 2025-5-9 08:56:59

快速收敛 发表于 2025-5-9 08:40
有点意思,神奇

{:10_275:}鱼C有你更精彩{:10_288:}

不二如是 发表于 2025-5-9 08:57:06

鱼C-小师妹 发表于 2025-5-9 08:51
有意思

{:10_288:}{:10_288:}{:10_288:}

不二如是 发表于 2025-5-9 08:57:16

@FishC 如何制造生态瓶?

FishC 发表于 2025-5-9 08:59:04

不二如是 发表于 2025-05-09 08:57
@FishC 如何制造生态瓶?

如何制作简易生态瓶

生态瓶是一个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封闭环境,需要平衡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关系。以下是制作步骤:


[*]准备材料
透明玻璃瓶/塑料瓶(带盖子)、小石子、活性炭(可选)、土壤、水、水草/苔藓、小型水生生物(如螺类或1-2条小鱼)
[*]搭建基础层
1. 瓶底铺1-2cm小石子(帮助排水)
2. 撒少量活性炭(防异味,可选)
3. 覆盖3-5cm湿润土壤
[*]种植水草
将水草根部埋入土壤,陆生植物可选用苔藓(数量不超过瓶容积1/3)
[*]加水
缓慢倒入静置24小时的自来水/天然水,水位占瓶高2/3
[*]加入生物
放入1-2只苹果螺或极少量黑壳虾,鱼类最多1条(推荐耐低氧的观背青鳉)
[*]密封观察
盖上盖子(留10%空隙更安全),放置于散射光处

注意事项:

[*]避免阳光直射(温度剧烈变化会导致系统崩溃)
[*]每周开盖换气10分钟(全封闭系统需要更精密的比例控制)
[*]若出现大量浑浊需重新调整生物比例

提示:首次建议用250ml以上容器,成功率更高

以上回复来自 FishC AI 小助理,如未能正确解答您的问题,请继续追问。

RiMain 发表于 2025-5-9 10:16:15

哇塞,生态瓶好有意思!朕又在鱼C挖到宝啦

kbq1415 发表于 2025-5-9 13:35:51

哇塞,生态瓶好有意思!朕又在鱼C挖到宝啦

康小泡 发表于 2025-5-9 21:55:01

哇塞,生态瓶好有意思!朕又在鱼C挖到宝啦

不二如是 发表于 2025-6-9 09:40:38

哇塞,生态瓶好有意思!朕又在鱼C挖到宝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960年「生态瓶」至今仍绿意盎然!竟然这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