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存储的rename方法
>>> n = n / "FishC.txt">>> n
WindowsPath('D:/Program Files/python3.7/FishC/A/B/C/FishC.txt')
>>> f = n.open("w")
>>> f.write("I love FishC.")
13
>>> f.close()
>>> n.rename("NewFishC.txt")
>>> n
WindowsPath('D:/Program Files/python3.7/FishC/A/B/C/FishC.txt')
>>> n.exists()
False
>>> n.name
'FishC.txt'
使用rename方法后,n文件本身已经被移动到Python大本营当中,但是n本身的位置为什么还在之前的文件夹里面,使用rename方法以后,文件本身找不到了(使用exists方法显式False),但n的名字本身为什么还是“FishC.txt”。
我看小甲鱼用的时Python3.9.9,我用的时3.7.7。所以这个结果适合IDLE的版本有关系吗?还是说跟rename方法的底层逻辑有关系,哪个大佬能指教一下。
关于 `rename` 方法的问题,这与Python版本无关(3.7和3.9行为一致),而是由 `Path` 对象的特性决定的。以下是关键点解析:
### 原因分析
1. **`rename()` 不修改原对象**
`Path.rename(target)` 执行后:
- **文件系统层面**:文件被移动/重命名
- **对象层面**:原 `Path` 对象 `n` **不会被更新**,仍指向旧路径
- **返回值**:返回一个代表**新路径**的 `Path` 对象(需手动接收)
2. **你的代码现象解释**
n.rename("NewFishC.txt")# 文件被重命名,但n未重新赋值
n# 仍指向旧路径 '.../FishC.txt'
n.exists()# False(旧路径文件已不存在)
n.name # 仍显示旧文件名(对象未变)
### 正确用法
需要接收 `rename()` 返回的新对象:
# 重命名并更新路径对象
new_n = n.rename("NewFishC.txt")# 关键:接收返回值
print(new_n)# 输出新路径 WindowsPath('.../NewFishC.txt')
print(new_n.exists())# True
### 文件系统变化示意图
重命名前:
D:/.../A/B/C/
└── FishC.txt<-- n指向这里
执行 n.rename("NewFishC.txt") 后:
D:/.../A/B/C/
└── NewFishC.txt<-- 文件实际位置
n 仍指向不存在的 FishC.txt
### 总结要点
1. `Path` 对象是**不可变**的,任何路径修改操作(如 `rename`)都会返回**新对象**
2. 操作后必须用返回值更新变量:
n = n.rename("NewFishC.txt")# 更新n指向新路径
3. 这与Python版本无关,是 `pathlib` 库的设计逻辑
建议后续操作时始终接收返回值以确保路径对象与实际文件同步。
以上回复来自 FishC AI 小助理,如未能正确解答您的问题,请继续追问。 这个问题与Python版本关系不大,主要与Path对象的特性和rename方法的底层机制有关。以下是具体原因分析:
Path对象不可变性
WindowsPath对象本身是不可变的,rename操作会返回一个新路径对象而不会修改原对象。执行n.rename()后,原n变量仍保持原始路径值。
文件系统操作与对象状态的差异
虽然物理文件已被重命名/移动,但Python的Path对象不会自动更新状态。n.name仍显示原始文件名是因为它只是读取对象存储的原始字符串值。
正确的使用方法
应该捕获rename()的返回值来获取新路径:
python
Copy Code
new_n = n.rename("NewFishC.txt")
此时new_n会显示新路径,而原n对象保持不变。
exists()返回False的原因
当文件被重命名后,原路径自然不再存在。这是文件系统层面的正常现象,与Python版本无关。
建议使用绝对路径操作并始终处理rename()返回值,这是更可靠的做法。若需要持续跟踪文件状态,建议每次操作后重新创建Path对象。
就是Path 对象还没变{:10_25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