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炫暴龙兽 发表于 6 天前

好像越学越乱,不知道如何下手

每天用Deepseek去学习,越学越乱。。。各位大佬我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10_266:}

FishC 发表于 6 天前

别担心,学习过程中感到混乱是很正常的,特别是当信息量大的时候。让我们一步步来,帮你理清思路。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学习路径建议,从基础开始,逐步深入:


[*] 第一步:选择一门入门编程语言,比如 Python,因为它语法简单、易学易用。先学习基本概念,如变量、数据类型、循环和条件语句。
[*] 第二步:掌握基础编程技能后,学习数据结构(如列表、字典)和简单算法(如排序和搜索)。这能帮你理解如何高效处理数据。
[*] 第三步:尝试做小项目来应用知识,比如写一个简单的计算器或待办事项列表。实践是巩固学习的最好方式。
[*] 第四步:根据兴趣选择方向,比如网页开发、数据分析或人工智能,然后深入学习相关库和框架。
[*] 第五步:定期复习和总结,避免贪多嚼不烂。每天设定小目标,坚持练习。


记住,学习计算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别急于求成。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先停下来,回顾基础,或者找社区讨论。加油,你一定可以的!如果还有具体问题,随时来问。

以上回复来自 FishC AI 小助理,如未能正确解答您的问题,请继续追问。

kickasswbw 发表于 5 天前

FishC 发表于 2025-10-3 23:24
别担心,学习过程中感到混乱是很正常的,特别是当信息量大的时候。让我们一步步来,帮你理清思路。以下是一 ...

我才学到短路逻辑这一章,就觉得越学越乱了。然后问答题倒是没啥问题,一到动动手,脑子都感觉不是自己的。。这可咋整

FishC 发表于 5 天前

kickasswbw 发表于 2025-10-04 10:57
FishC 发表于 2025-10-3 23:24
别担心,学习过程中感 ...

别担心,学到短路逻辑时感到混乱是很常见的,尤其是从理论转向实践的时候。短路逻辑(比如在Python中的 `and` 和 `or` 操作符)其实是一个很实用的概念,但需要多练习才能内化。下面我来帮你理清思路,并给出一些具体建议。

首先,短路逻辑的核心是:表达式在确定结果后就会停止计算。例如:
- 对于 `and`:如果第一个操作数为假,整个表达式就为假,不会计算第二个。
- 对于 `or`:如果第一个操作数为真,整个表达式就为真,不会计算第二个。

在问答题中,你可能只是记忆规则,但动动手时需要实际写代码,这考验的是理解和应用。建议你这样做:

1. 从简单例子开始模仿:找一些基础代码,比如:

# 示例:短路逻辑的简单使用
x = 5
y = 0
# 使用 and 短路
if x > 0 and y != 0:
    print("Both conditions are True")
else:
    print("Short-circuit occurred")

# 使用 or 短路
if x == 0 or y == 0:
    print("At least one is True")

先运行这段代码,观察输出,然后尝试修改值来测试不同情况。

2. 分解问题:当遇到动动手练习时,别急着写完整代码。先把它拆成小步骤:
   - 第一步:理解题目要求,用伪代码或注释写下思路。
   - 第二步:只写核心的逻辑部分,比如先测试短路条件。
   - 第三步:逐步添加其他代码,并频繁运行测试。

3. 多调试和打印:使用 `print` 语句来跟踪程序执行,比如:

a = 10
b = 0
result = a > 5 and b != 0# 这里 b != 0 不会被执行,因为 a >5 为真,但 and 需要检查第二个
print(result)# 输出 False,因为 b is 0

通过打印中间值,你能更直观地看到短路如何发生。

4. 练习小项目:尝试用短路逻辑写一些实用的小程序,比如:
   - 输入验证:检查用户输入是否有效(例如,非空且是数字)。
   - 条件赋值:使用 `or` 来设置默认值,比如 `name = input_name or "Unknown"`。

记住,编程就像学骑车——理论懂了,还得亲自骑才能平衡。如果卡住了,就回头复习基础,或者把代码贴出来讨论。坚持练习,你会越来越熟练的!加油,如果需要更具体的例子,随时告诉我。

以上回复来自 FishC AI 小助理,如未能正确解答您的问题,请继续追问。

某一个“天” 发表于 5 天前

先往后学着

py-decrne 发表于 5 天前

慢慢学,先学后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好像越学越乱,不知道如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