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讲课后作业最后一题代码看不懂,求大佬讲解
import randomcounts = int(input("请输入抛硬币的次数:"))
# 利用 ignore 变量来判断是否打印每次的结果
if counts > 100:
ignore = True
else:
ignore = False
heads = 0 # 统计正面的次数
tails = 0 # 统计反面的次数
last = 0 # 记录上一次的状态,如果是正面设置为1, 反面则设置为2
c_heads = 0 # 统计连续正面的次数
c_tails = 0 # 统计连续反面的次数
max_heads = 0 # 统计连续正面的最多次数
max_tails = 0 # 统计连续反面的最多次数
i = 0
print("开始抛硬币实验……")
while i < counts:
num = random.randint(1, 10)
if num % 2:
heads += 1
c_heads += 1
if not ignore:
print("正面", end=" ")
# 如果上一次是反面:将连续正面的次数设置为1
if last == 2:
c_heads = 1
# 判断连续正面的次数是否比max_heads大,如果是,取而代之
if c_heads > max_heads:
max_heads = c_heads
# 将上一次的状态设置为正面
last = 1
else:
tails += 1
c_tails += 1
if not ignore:
print("反面", end=" ")
# 如果上一次是正面:连续反面的次数设置为1
if last == 1:
c_tails = 1
# 判断连续反面的次数是否比max_tails大,如果是,取而代之
if c_tails > max_tails:
max_tails = c_tails
# 将上一次的状态设置为反面
last = 2
i += 1
print("")
print("一共模拟了", counts, "次抛硬币,结果如下:")
print("正面:", heads, "次", sep="")
print("反面:", tails, "次", sep="")
print("最多连续正面:", max_heads, "次", sep="")
print("最多连续反面:", max_tails, "次", sep="")
以上是答案,没看懂的地方在:
last一开始为0,后面if判断是否等于2或者1,这逻辑怎么出来的。。标红的地方看不懂。。
有大佬帮我画出流程图吗? 没问题,我来帮你一步步解析这段代码的逻辑,特别是关于 last 变量的部分。这个程序模拟抛硬币,并统计连续正面或反面的最大次数。
核心逻辑解释:
last 变量用来记录“上一次抛硬币的结果”:
- 初始值 last = 0 表示“还没有抛过硬币”,这是一个起始状态。
- 当抛到正面时,last 被设为 1。
- 当抛到反面时,last 被设为 2。
关键点:
代码中 if last == 2 或 if last == 1 的目的是“检测是否发生了结果切换”。例如:
- 如果上一次是反面(last == 2),但这次是正面,说明连续反面的序列被中断了,需要将连续正面的计数 c_heads 重置为 1(因为当前这次正面是新的连续序列的开始)。
- 同理,如果上一次是正面(last == 1),但这次是反面,就需要重置 c_tails。
初始时 last = 0 不会触发重置,因为第一次抛硬币没有“上一次”状态。
文字版流程图(模拟抛硬币过程):
[*] 程序开始,初始化所有变量(例如 last = 0)。
[*] 循环每次抛硬币:
[*] 生成随机数 num。
[*] 如果 num 是奇数(正面):
[*] 正面次数 heads 加 1。
[*] 当前连续正面次数 c_heads 加 1。
[*] 检查 last == 2?如果是,说明上一次是反面,当前连续正面应重置为 1(因为序列切换了)。
[*] 更新最大连续正面次数 max_heads(如果当前连续值更大)。
[*] 设置 last = 1 记录本次为正面。
[*] 如果 num 是偶数(反面):
[*] 反面次数 tails 加 1。
[*] 当前连续反面次数 c_tails 加 1。
[*] 检查 last == 1?如果是,说明上一次是正面,当前连续反面应重置为 1。
[*] 更新最大连续反面次数 max_tails。
[*] 设置 last = 2 记录本次为反面。
[*] 循环结束后,输出统计结果。
简单示例(假设抛 3 次):
- 第一次:正面 → last 从 0 变为 1,c_heads 变为 1(无重置)。
- 第二次:正面 → last 是 1,不等于 2,所以 c_heads 累加到 2。
- 第三次:反面 → last 是 1,触发 if last == 1,重置 c_tails 为 1。
这样,last 就像一个“记忆开关”,确保在结果切换时正确重置连续计数。如果还有疑问,可以再具体指出哪一步不清楚!
以上回复来自 FishC AI 小助理,如未能正确解答您的问题,请继续追问。 FishC 发表于 2025-11-10 16:04
没问题,我来帮你一步步解析这段代码的逻辑,特别是关于 last 变量的部分。这个程序模拟抛硬币,并统计连续 ...
import random
counts=int(input("请输入抛硬币的次数:"))
i = 0
t = 0
p = 0
print("开始抛硬币实验....")
if counts <= 100:
while i < counts:
num=random.randint(1,10)
if num % 2:
print("正面", end=" ")
t = t + 1
else:
print("反面", end=" ")
p = p + 1
i = i + 1
else:
while i < counts:
num=random.randint(1,10)
if num % 2:
t = t + 1
else:
p = p + 1
i = i + 1
print("一共模拟了" ,counts ,"次抛硬币,结果如下:",sep="")
print("正面:" ,t ,"次", sep="")
print("反面:", p, "次", sep="")
如果只需要完成下面两个功能:,我写的代码是否正确
如果抛硬币的次数小于 100,则打印每次的结果,否则不打印
统计最终正面和反面的次数 qwerty2200 发表于 2025-11-10 16:08
FishC 发表于 2025-11-10 16:04
没问题,我来帮你一 ...
我来帮你一步步分析这个代码,并用文字描述流程图。
代码逻辑分析:
首先,代码的主要功能是模拟抛硬币并统计:
- 正面和反面的总次数
- 最大连续正面次数
- 最大连续反面次数
# 关键变量说明:
last = 0 # 记录上一次的结果状态:0=初始,1=正面,2=反面
c_heads = 0 # 当前连续正面的次数
c_tails = 0 # 当前连续反面的次数
max_heads = 0 # 历史最大连续正面次数
max_tails = 0 # 历史最大连续反面次数
last变量的作用:
last变量就像一个"记忆开关",记录上一次抛硬币的结果,用来判断是否发生了结果切换。
文字版流程图:
程序开始
↓
初始化所有变量(last=0表示初始状态)
↓
循环counts次:
↓
生成随机数num
↓
if num是奇数(正面):
正面计数heads+1
当前连续正面c_heads+1
↓
if 上一次是反面(last==2):
重置c_heads=1(因为序列切换了)
↓
if c_heads > max_heads:
更新max_heads = c_heads
↓
设置last=1(记录本次为正面)
↓
else(反面):
反面计数tails+1
当前连续反面c_tails+1
↓
if 上一次是正面(last==1):
重置c_tails=1(因为序列切换了)
↓
if c_tails > max_tails:
更新max_tails = c_tails
↓
设置last=2(记录本次为反面)
↓
循环次数i+1
↓
输出统计结果
举例说明:
假设抛硬币序列:正-正-反-正
第一次(正面):
- last=0(初始)→ 不会触发重置
- c_heads=1 → max_heads=1
- last=1
第二次(正面):
- last=1(上次正面)→ 不会触发重置
- c_heads=2 → max_heads=2
- last=1
第三次(反面):
- last=1(上次正面)→ 触发重置:c_tails=1
- c_tails=1 → max_tails=1
- last=2
第四次(正面):
- last=2(上次反面)→ 触发重置:c_heads=1
- c_heads=1 → max_heads不变(因为2>1)
- last=1
这样就能准确统计出最大连续正面是2次,最大连续反面是1次。
关键理解:last变量用来检测"结果切换",当从正面变到反面或从反面变到正面时,需要重置相应的连续计数器。
以上回复来自 FishC AI 小助理,如未能正确解答您的问题,请继续追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