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问# 2017-03-01(答题领鱼币)
本帖最后由 康小泡 于 2017-3-1 15:05 编辑前言
http://bbs.fishc.com/static/image/hrline/1.gif很多鱼油一来就会问,怎么赚鱼币啊?然后很多鱼油在论坛里面学会了水贴,现在在这里告诉鱼油们哟,水贴被发现是会被扣鱼币和经验的,如果被发现多次是会被禁言的。为了满足各位鱼油们对鱼币的需求,所以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每日一问,这样鱼油就能够在了解论坛的时候,还能够赚点鱼币。
规则
http://bbs.fishc.com/static/image/hrline/1.gif
1:每日一问这个活动会一直持续持续下去。
2:人工审核。每日一问未关闭前有效,每个天每个问题1-5个鱼币。回答很棒的还会有额外鱼币奖励
3:内容不定,技术知识,论坛规则等等
4:经过几个斑竹商量,以后只对回答比较好的评论给予鱼币奖励
今日题目
http://bbs.fishc.com/static/image/hrline/1.gif
今天我们来谈谈阅读,你一直在阅读书籍吗?有的话你都读些什么书籍,从中收获了什么,如果没有,是什么让你不想继续阅读。
昨日题目static/image/hrline/1.gif
我觉得大家对留守儿童有一个很深的误解就是,他们的家很穷,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都是这个样子的。还有一个误解就是,在家乡赚的钱会更少,也并非都是这个样子的。可能在他们刚出去打拼的时候的确是这个样子的,但是10年甚至10几年后,家乡能给的也是挺多的了,只是他们在外面已经有了自己一个圈子,想放弃,很难了吧。
留守不留守大家心里自己都有一个衡量,个人的观点是,人活着如果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能与自己爱的人生活在一起,不能在自己所爱的人想要你们关爱的时候给与关爱,等他长大时,心存愧疚,备受煎熬,人生的意义是否又少了一些呢?活的这么苦,这么难。
备注
http://bbs.fishc.com/static/image/hrline/1.gif
[*]点击每日一问即可以订阅哟!{:10_298:}
听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黄金屋是没找到,不过可以看到颜如玉。{:10_256:}
我就很喜欢看书。可是后来发现有颜如玉的书都被禁了,而网上才有,所以我就转战互联网了。
最近在看html~爬虫~渗透测试这三本 终究摆脱不了工具书相伴的日子,Magnus Lie Hetland 的python基础教程配上小甲鱼的视频,完美 人活着如果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能与自己爱的人生活在一起,不能在自己所爱的人想要你们关爱的时候给与关爱,等他长大时,心存愧疚,备受煎熬,人生的意义是否又少了一些呢?活的这么苦,这么难。
这想必就是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普度众生的理由吧。{:10_334:} 之前都没怎么看书,没啥动力吧,最近要充电了,看python的书,有点头大!!! 说来惭愧,上大学后就很少阅读过,除了教材。个人感觉智能手机要背一口很大的锅 今天的问题,居然让我和昨日回顾连在一起了,,
人活着如果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能与自己爱的人生活在一起,不能在自己所爱的人想要你们关爱的时候给与关爱,等他长大时,心存愧疚,备受煎熬,人生的意义是否又少了一些呢?活的这么苦,这么难。
在学习的时候会喜欢看各种文艺小清新,散文小说随笔啥都看,茶社办公室也在图书馆里,几本书一杯茶就是一天。小菇凉嘛,就喜欢这样矫情又装逼的日子。
但是qwq
自从上班以后,画风就变成了各种paper和专业书工具书,莫名其妙的bug和不知道所云的概念,永远都会有等着你去搭建的流程和没有人做过的软件分析{:10_266:}
每天下班前上级都会帮着回顾一天的工作然后给出指导意见,要求明天一早给反馈结果,{:10_266:}
{:10_266:}每个星期五的下午都会有任务安排
{:10_266:}看书是什么
{:10_266:}除了打印出来的paper我接触过的纸就只有卫生纸了吧{:10_266:} 这个问题扎心了。。默默地看了下角落里的kindle~~ 不读书的人,
看到的只是别人画给他看的美好世界;
读了书之后,
你认识了黑暗和丑陋;
只有读了更多的书之后,
你就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自从买了kindle,还是会看一些书的,谈不上毒,小说为主,还是很涨见识的。当然工具书和教材是少不了的,入了CS的坑,各种计算机类书自然得涉猎,为了考试,教材也要看,尤其考试周{:10_280:}。。。。当然,看书总不会错的 书是一直在看的,除了用于学习的工具书外,很喜欢文学作品。最近在读史,感觉会使心态平和许多,容易沉淀下来。 阅读是我伴随终身的活动。因为我本身是一个内向的人{:10_256:},我有一些外向的朋友可以通过和别人交流沟通等方式,获取并且吸收很多知识。但是对于我来说,我更喜欢一个人静静的思考。那么阅读就成为了我认知世界,吸收知识的最佳途径了。{:10_244:}
从时间角度来说,一开始我都是读一些小说,尤其是金庸的14部小说,基本翻来覆去都读过三四次+了。
然后类似于九把刀啊,卫斯理啊,国外的儒勒凡尔纳啊,日本的东野圭吾之类的。
后来到了大学阶段,就开始读一些心灵鸡汤之类的东西,后来也渐渐发现这些东西都太扯了。道理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不具备可执行性。也没有严肃的分析方法。所以后来也就抛弃了。
现在主要多一些社科类的文章,类似于《微习惯》、《刻意练习》、《万万没想到》(是万维刚写的那个{:10_245:})这种。
因为我的工作专业性不是特别强,所以读书方面,我一般喜欢读这种提供新鲜思维的书籍。
收获的话,可能就是让我的思维更加严谨、成熟。更加细致、全面,多角度了了解了这个世界和我们日常的生活方方面面。让我无论从接触知识还是为人处事,都有了一个新的角度,旧的角度也变得更加清晰了。
读书工具的话,以电子书为主要。闲散的文章用有道云笔记看,工具书用电脑看,因为我必须要做笔记。一般的书的话,会用kindle或者iPad看。
至于为什么不读书的话,更多是因为太累了。平时上班不好看工作无关的内容,下了班以后,晚上的时间总想着休息一下,和老婆聊聊天。不忙的时候会拿起书来看,但是如果有杂事的话,就会经常被耽搁了。 阅读是这些年来一直保留的习惯,生活压力太大或者有不顺心的事时听听音乐,看看书真的可以让人安静下来,重新思考。最近在读路遥的《人生》,哈哈哈,狗血乡村爱情剧,就像书的扉页所写的:人这一生要面对很多选择,有些选择可能在你一生并不重要,而有的选择却足以改变的你的生活轨道。2017年选择学Python,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下去,有所收获。{:5_97:} 一直在阅读,但是阅读量(指的是文学书籍阅读)没有以前大了,之前看完了路遥的《人生》,深刻感受到了人生的多变,人的思想是复杂的、多变的,绝对不能将复杂的人性简单的划分成“好人”和“坏人”,这种思考体现在《人生》的主人公高加林身上。最近在看毛姆的《人性的枷锁》,才刚刚开始。。 一直保持阅读。看夹边沟记事,想到极端环境下激发的人性的黑暗与伟大并存。看古龙的小说,有快意恩仇豪气干云,看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可以更理性的看待身边的事情。自己没有经历的、看不到的、去不了的,都可以通过读书体会。 短短续续的一直有阅读的习惯。受父亲影响,比较喜欢读历史,感觉能够获得很多生活经验,跟别人聊天时也比较有料。觉得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营销无处不在,沉浸在互联网中时,总是容易被强行灌输很多信息,而自己却失去了寻找信息和咀嚼知识的能力。所以也是强迫自己去寻找书籍阅读,体验自我追寻知识的乐趣,而不是被媒体绑架跟风。
如果没有时间读很多书,有一个节目挺好罗振宇的《罗辑思维》。 我发现我阅读一些文学类书籍的时候阅读不进去,总是给自己心理暗示说这个就是用来消遣时间的,所以个人更倾向于去看一些专业类书籍,现在觉得自己的文学素养真的是不够 一直有在阅读,不过慢慢的阅读内容也从一半文学作品一半学术性理论转向了几乎都是文学作品的模式,大概是没有沉心梳理一套理论的心境了吧。少有的偏专业的书籍也都是自己专业的本来就了解了一部分的东西。
其实一直很容易沉浸在文学类作品营造的氛围里,尤其是世界观构架比较完整的小说类,曾经感受过震撼的大概是有《来自新世界》,《1984》,大刘的一系列科幻,村上的较新出版的几部小说,大逃杀主题的各种之类。说是震撼,其实...说成是适合我开脑洞也可。
至于散文一类,感触大概也就仅仅是阅读那一瞬的,欢喜也罢感慨也罢,脱离了能够臆想的世界,剩下的也就是无法扎根的情感。和书友交流起来也是最困难的.....毕竟其实除了最为主观的感慨,剩下的都已经忘掉了quq
阅读对于我来说就是帮我构建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只存在于脑内却可以给予无限慰藉的世界(嗨呀说白了就是自闭),虽然也不是求仁得仁,不过...嗯,也还是挺不错的。 本帖最后由 Python小熊君 于 2017-3-2 09:33 编辑
今天过来打个卡,不答题了。
谢谢小泡每天思考、抛出问题,浏览那么多帖子选择优质内容,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