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能置否的是,有一些因为生活压力大而产生一些卑劣行为的人士,他们其实是很可怕的,这种坏心眼在人前可能看不出来,在人后却展现的淋漓尽致。
2,但是,这些情况是少数吧,而且随着媒体,社会的不断宣传,这种情况我觉得应该会越来越少,毕竟,都是有认知能力的普通人,有认知,就有改的可能。
惩治办法:首先,在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要大力宣传抵制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应该也不难,其次线下,通过普通民众的监督,民警的审理,对这种行为采取一定的法律制裁,可能会慢慢有效的改善.. 哇,这种人也太没道德了吧。。ofo最近几天在搞免费活动,骑的人就多了,但是还是要靠公民自觉性吧,毕竟这种事想监管也很难。 对这些人最大的威慑莫过于立法了,其次要制造一种舆论压力,让这些人处于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状态 全靠自觉,大多数人还是好的,就是这些极个别的人在作祟。
提高国民素质 1.加强监控
2.发现损害问题按毁坏公物处理 当然是要罚款
然后要刑事拘留 在合肥也是这样,就现在来说,没有即可见效的方法 违法的成本太低了,而且现在的共享单车刚刚兴起不久,规则还并不完善,最好可以设置固定的停车点,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那些问题 划花的话要是有监控还是可以查到的,至于那些锁车的直接把车锁剪断{:10_265:} 本帖最后由 pl_014 于 2017-3-10 22:18 编辑
我家住天津,有时会跑北京出差,还在一年前,北京的这种共享单车还都是锁到架子上的,虽然这样做会给租车人带来很多不便,同时还得老有人不断地搬车,但那样却可以有效限制一些过火的破坏行为,和偷车行为。现在北京天津的共享单车都改成不锁到架子上,但自行车上又没有有效的定位、监控系统(也无法拥有),所以想要破坏、挪用的人当然就更加肆无忌惮地搞破坏了,因为自行车有破损,谁也说不清楚倒底是哪个租用的人破坏的,除了特别过火的破坏,也很难界定偷车行为,甚至连自行车是否出现异常也很难进行界定。设计这种模式的人大概也没怎么好好想过这种情况,而他的上司却又急于推广这种模式,从这方面上讲,这无疑也是一种“咎由自取”的行为。
想要化解这一问题,首先,还是要把自行车锁到架子上,然后,再在架子附近安装监控系统(或者把架子安置在有监控系统的街道那里),对于租车的人可以使用实名制,这样,一旦发现丢失、破损,就可以找到责任人,依法对其进行惩处。不过,如果要锁到架子上,自行车的架子就要多一些,甚至要比公交车站还要多,而且最好能够在网上查到,这样又会增加维护的成本,总之,设计好这种制度并不容易。 这样啊,生活中还没出现单车哎,我宁愿自己买一辆也不干这种孬种的事儿! 1.在二维码上装同面积的小玻璃2.在停车点设立监控,每天实施定点勘查,一旦发现没素质的,就立马处罚 3.或者将每一辆单车编号,进行手机APP锁定 4.说真的,这种没素质的人还要啥自行车啊 哎,希望参与互动的鱼油门闭门修身就好了,如果每个人都学会克制一下自己,想一下社会,然后将这份关怀传递下去,让社会多一点正能量,我相信文明和进步还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推荐一本书《野草集》--龙应台 本来是共享单车,这样就失去了共享的意义了。。
对于这样的行为,可以相互监督,用车的每一个人的数据都可以找到,这样可以查看最后一位用车的人,然后将其拉入黑名单,黑名单不仅终生不不可用车,而且还会影响此人的其他信誉。
其实本来一件可以考验自己的事情出现了这种情况,还要靠这种惩罚手段来维持,实在是让人心痛。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