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入门学习汇编语言》第三十一讲(实验五)
本帖最后由 shuiyu 于 2017-7-16 00:51 编辑PS:还欠着2017.7.12与2017.7.13这两天的任务没完成
越努力,越幸运。欢迎大家来看我的笔记{:10_297:} 小白刚学,不对的请各位大佬指正,谢谢{:10_254:}
实验五
(1)将下面的程序编译连接,用Debug加载、跟踪,然后回答问题。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
data segment
dw 0123h,0456h,0789h,0abch,0defh,0fedh,0cbah,0987h
data ends
stack segment
dw 0,0,0,0,0,0,0,0
stack ends
code segment
start:mov ax,stack
mov ss,ax
mov sp,16
mov ax,data
mov ds,ax
push ds:
push ds:
pop ds:
pop ds:
mov ax,4c00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①CPU执行程序,程序返回前,data段中的数据 不变 。
②CPU执行程序,程序返回前,CS= 0B37H ,SS= 0B36H ,DS= 0B35H 。
③设程序加载后,CODE段的段地址为X,则DATA段的段地址为 X-2 ,STACK段的段地址为 X-1 。
解:这题把程序写出来,用debug执行完后即可得到答案。唯一难理解的就是出栈和入栈对数据处理的区别(记得“先入后出”{:5_109:} )。
(2)将下面的程序编译连接,用Debug加载、跟踪,然后回答问题。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
data segment
dw 0123h,0456h
data ends
stack segment
dw 0,0
stack ends
code segment
start:mov ax,stack
mov ss,ax
mov sp,16
mov ax,data
mov ds,ax
push ds:
push ds:
pop ds:
pop ds:
mov ax,4c00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①CPU执行程序,程序返回前,data段中的数据 不变 。
②CPU执行程序,程序返回前,CS= 0B37H ,SS= 0B36H ,DS= 0B35H 。
③设程序加载后,CODE段的段地址为X,则DATA段的段地址为 X-2 ,STACK段的段地址为 X-1 。
④对于如下定义的段:
name segment
……
name ends
如果段中的数据占N个字节,则程序加载后,该段实际占有的空间为 ((N+15)/16)*16 。
④课本答案:
N分为被16整除和不被16整除。
当N被16整除时: 占有的空间为(N/16)*16
当N不被16整除时: 占有的空间为(N/16+1)*16,N/16得出的是可以整除的部分,还有一个余数,余数肯定小于16,加上一个16。
程序加载后分配空间是以16个字节为单位的,也就是说如果不足16个字节的也分配16个字节。
两种情况总结成一个通用的公式:((N+15)/16)*16
自己的理解:前三题和上一题相同的就不说了。结合答案可得:“dw”定义字型数据,如果不足16个字节的也分配16个字节。 以此类推“db”定义字节型数据,如果不足8个字节的也分配8个字节(这就大错特错了{:10_279:} ),经过我的验证,“db”定义字节型数据,如果不足8个字节的也分配16个字节
(3)将下面的程序编译连接,用Debug加载、跟踪,然后回答问题。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
code segment
start:mov ax,stack
mov ss,ax
mov sp,16
mov ax,data
mov ds,ax
push ds:
push ds:
pop ds:
pop ds:
mov ax,4c00h
int 21h
code ends
data segment
dw 0123h,0456h
data ends
stack segment
dw 0,0
stack ends
end start
①CPU执行程序,程序返回前,data段中的数据 不变 。
②CPU执行程序,程序返回前,CS= 0B37H ,SS= 0B36H ,DS= 0B35H 。
③设程序加载后,CODE段的段地址为X,则DATA段的段地址为 X+3 ,STACK段的段地址为 X+4 。
解:一二小题和前面相同,就不多讲了。第三小题:因为DATA段和STACK段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段地址发生了改变;充分说明编译器是从上往下读程序的。
(4)如果将(1)、(2)、(3)题中的最后一条伪指令“end start”改为“end”(也就是说,不指明程序的入口),则哪个程序仍然可以正确执行?请说明原因。
解:第三条程序仍然可以正确执行,如果不指明入口位置,则程序从所分配的空间开始执行,前2个是数据段,只有从第3条开始是指令代码。
(5)程序如下,编写code段中代码,将a段和b段中的数据依次相加,将结果存到C段中。
成功生成EXE执行文件:
(6)程序如下,编写code段中代码,用PUSH指令将A段中的前8个字型数据,逆序存储到B段中。
成功生成EXE执行文件:
谢谢小甲鱼带来的视频教程,感谢!! {:10_303:}
本节结束,多谢览阅!
越努力,越幸运。谢谢大家来看我的笔记{:10_297:} 小白刚学,不对的请各位大佬指教,谢谢{:10_254:} 第六题貌似写错了哦,应该是
mov ss,ax前边应该插一句mov ax,b
将b关联为栈段 徒手拆高达 发表于 2019-7-19 16:31
第六题貌似写错了哦,应该是
mov ss,ax前边应该插一句mov ax,b
将b关联为栈段
对啊 第六题 mov ss,ax 前边应该要插一句 mov ax,b 吧 实验五的第(5)小问,我的基本思路是:
先确定a和b段中的对应数值相加,不会超过255。
1. 先用ax给三个段寄存器赋值:ds、es、ss,让他们分别指向a、b、c段
2. 赋值bx=0(偏移地址),cx=8(循环次数)
3. 循环启动,a段的第0位偏移地址值赋值给al、接着把b段的第0位偏移地址值加上al并放在al中,最后将al赋值给c段第0个偏移地址
代码如下:
assume cs:code
a segment
db 1,2,3,4,5,6,7,8
a ends
b segment
db 1,2,3,4,5,6,7,8
b ends
c segment
db 0,0,0,0,0,0,0,0
c ends
code segment
start: mov ax, a
mov ds, ax
mov ax, b
mov es, ax
mov ax, c
mov ss, ax
mov bx, 0
mov cx, 8
s: mov al, ds:
add al, es:
mov ss:, al
inc bx
loop s
mov ax, 4c00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本帖最后由 chenpi0527 于 2025-3-4 05:47 编辑
chenpi0527 发表于 2025-3-4 05:33
实验五的第(5)小问,我的基本思路是:
先确定a和b段中的对应数值相加,不会超过255。
1. 先用ax给三个段 ...
在回顾这道题时,我发现一个规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DOSBox虚拟环境问题。
a、b、c数据段的赋值,在内存中是连续的,先后差16字节(10h)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编程:
1. 先把ds指向a段;
2. 循环中,将al的值加上ds:(这里等同于ds:),即mov al, ds:
3. 最后将al相加后的值赋值给ds:,即c段的偏移地址
代码如下:
assume cs:code
a segment
db 1,2,3,4,5,6,7,8
a ends
b segment
db 1,2,3,4,5,6,7,8
b ends
c segment
db 0,0,0,0,0,0,0,0
c ends
code segment
start: mov ax, a
mov ds, ax
mov bx, 0
mov cx, 8
s: mov al, ds:
add al, ds:
mov ds:, al
inc bx
loop s
mov ax, 4c00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