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小泡 发表于 2017-3-9 10:05:26

#每日一问# 2017-03-09答题领鱼币)

本帖最后由 康小泡 于 2017-3-9 14:22 编辑

前言
http://bbs.fishc.com/static/image/hrline/1.gif很多鱼油一来就会问,怎么赚鱼币啊?然后很多鱼油在论坛里面学会了水贴,现在在这里告诉鱼油们哟,水贴被发现是会被扣鱼币和经验的,如果被发现多次是会被禁言的。为了满足各位鱼油们对鱼币的需求,所以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每日一问,这样鱼油就能够在了解论坛的时候,还能够赚点鱼币。


规则
http://bbs.fishc.com/static/image/hrline/1.gif
1:每日一问这个活动会一直持续持续下去。
2:人工审核。每日一问未关闭前有效,每个天每个问题1-5个鱼币。回答很棒的还会有额外鱼币奖励
3:内容不定,技术知识,论坛规则等等
4:经过几个斑竹商量,以后只对回答比较好的评论给予鱼币奖励



今日题目
http://bbs.fishc.com/static/image/hrline/1.gif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一个事情,就是在手机端的百度知道不能用的当天,还发生了一件大事情,那就是百度旗下网站暗藏恶意代码,以及昨天被360曝出的腾讯新闻弹窗暗藏恶意代码,两个大厂商,出现这样的安全事件,你们如何看待?备注
http://bbs.fishc.com/static/image/hrline/1.gif

[*]点击每日一问即可以订阅哟!{:10_298:}

鸟蛋-菜鸟-老鸟- 发表于 2017-3-9 10:36:26

只有三个可能,一,他们暗下做了交易,故意的。二,他们并不注重用户的安全,只想怎么挣钱,所以让非法分子有机可趁。三,他们是真的没发现恶意代码。

ButcherRabbit 发表于 2017-3-9 11:04:59

都在互黑,都在暗地里推广自己的产品链接

lumber2388779 发表于 2017-3-9 11:30:01

其实没有哪个软件厂商不开后门和收集用户信息的,毕竟是信息时代,百度会根据的经常搜索的关键词匹配出你所需要的产品,这点做的不错的,但是恶意的推广以及强制安装某些不明软件只会让这个公司流失客户

咖啡豆1991 发表于 2017-3-9 11:35:28

都在强制性的推销自己的产品,我认为这就是恶意竞争!

珉之隐 发表于 2017-3-9 11:42:08

不管他们怎么互黑还是没发现怎么的,最终受损害的都是使用者

ap815 发表于 2017-3-9 12:06:26

对于我们这些技术盲来说,安不安全根本不晓得。

hedy123 发表于 2017-3-9 12:27:29

几种可能:1. 百度和腾讯审查不严,被恶意篡改。2. 百度和腾讯为了利益,故意放水。3. 用百度手机端事故的影响掩盖恶意代码事件的影响。
结论:不管怎样,互联网怎样防范都不能是个十分安全的场所,所以重要隐私自己保护,实在保护不了,也没办法。重要的是,跟着小甲鱼,学好编程,识别恶意代码,保护自己,保护他人,嗯嗯,就酱。

UKBlackHill 发表于 2017-3-9 12:30:57

首先我假设这个新闻是真的(事实上,很多新闻,后来被证实,是假的,或者是被夸大的),那么这种行为,其实我个人表示愤慨的同时,也表示理解。{:10_258:}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作为百度和腾讯这两个中国互联网巨头(BAT中的2个),他所在的环境是垄断的,没有其他企业能够竞争过他们。那么就算他们做一些违法的事情,他所收到的惩罚是很小的。最多就是监管部门罚款之类的。但是这种小钱对于他们通过这种违法行为的获利来说,微不足道。而且,不像一般的企业,他们存在一个社会信誉和存在竞争对手的问题。这两个企业在这个行业中,是没有竞争对手的,他违法也好,不违法也罢,短时间内,你找不到可以替代他的产品。所以这种行为对于他们来说,成本小,利润大。所以,这很经济{:10_256:}

反过来说我们个人,我们无法脱离他们的产品。那么这种恶意代码,就是我们使用他们产品付出的成本,这个成本是无法回避的。这要成本小于收益。那么从经济考虑,我们就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我对这个事情表示愤慨。但是从理性的角度,我表示接受。{:10_250:}

xxpythonxx 发表于 2017-3-9 13:12:15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现在人们就是不如以前善良了,为了赚钱啥都能干。反正没有法律约束,道德职责有个鸟用。

18813034116 发表于 2017-3-9 13:25:30

百度已承认他家软件植入了恶意代码,但表示是第三方外包为了从百度联盟分成干的,然后表示已经调查并处理了恶意代码。我想说,你说的很好,我选择Google

小能豆 发表于 2017-3-9 13:55:20

对于这些,只是发表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每个公司都是以利益为上,只是这种两个公司把事情放在台面上来互黑就太不好了。还有百度越来越不得民意了,本来一个很好的搜索引擎,结果为了挣钱现在已经变成了广告聚集地,而且还会有很多无底线广告,特别是魏则西事件之后,对百度越来越失望。

yblabc 发表于 2017-3-9 13:58:06

基本上都留有后门吧。网上的信息,个人觉得如果有必要都是可以被监听状态。

aqiang159 发表于 2017-3-9 14:01:04

我要鱼币,这个问题我不会

xuanmao 发表于 2017-3-9 14:14:40

为了扩大自己在互联网的地位,真的是没有下限了。 作为用户群体这么大的软件,本身就应该以身作则,不能为了某些利益,欺瞒用户。

Luse 发表于 2017-3-9 14:17:40

啊啊啊啊这种偏信息的话题最喜欢了,【要是有数据结构的讨论就更好了qwq】
先说是不是,
是,有,必须有,肯定有。用过windows的都知道各种弹窗,这就是恶意代码的一种。只要是不在确切知道的情况下运行的,都算恶意代码。除了弹窗这种低级的骚扰,高级一些的比如现在app或者软件需要的位置信息,读写修改权限,【大家如果不能理解的话可以想一下小企鹅和小绿盾打架的时候互相卸载对方,或者百度全家桶】,再往上,其实这些都和病毒是一个性质的了。

再说是做什么的。
1.流量绑架,互联网在付费兴起之前,大部分收入来自流量,流量也是广告的指标之一【只是看过类似的推送,不确定有没有错,如果不对请指出来】。随便打开一个流量起,大家会发现,主页通常是被锁定的,但是我们并没有进行过类似的操作,这就是恶意代码。
2.信息收集。这个是数据分析兴起之后才开始的,一开始的数据收集只是为了鉴别异常状态【比如qq的异地登陆这种】。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你的信息会逐步变成你的标签【比如百度的搜索推广,阿里的猜你喜欢】。这种数据收集既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也是为了更好地绑架。
3.产品推广。百度全家桶。360全家桶。这些都已经很常见了。


最后再说这种情况我怎么看
1.这是一个用户体验的问题
不可否认,有很多时候,这样一些恶意代码是可以被人为屏蔽的,并且在特殊时候,人们会需要这种一种信息收集或者主动推送。
同样的技术和做法,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评的,一个是bt两个恶意代码全部都是负面评论,而正面的例子就是网易云音乐的成功。网易云音乐就是运用类似的代码来进行信息获取用户平时的听歌信息,进行个性推荐。说起来网易云也是有弹窗的,所有的不经过允许就出现的消息都算弹窗,所以网易云的推送也算的。你玩着手机突然跳出来一条消息,和你打开qq弹出腾讯门户网的弹窗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人们之所以容忍网易云音乐而地址各种网页代码,是因为网易云会给予更好的反馈而全家桶的体验太差了。
没有人说淘宝的猜你喜欢侵犯了我们的权益,虽然都是主动推送,虽然都是信息采集,但是它没有让用户有一种被侵犯的意识。这种用户体验才是影响风评的标注。技术,代码不过是背了黑锅。

2.这是一个说不清底线在哪里的问题
每个人都注意自己的权利,比如隐私【什么信息可以收集,什么信息不可以】,比如自主【什么软件装不装我说了算】。但是这是一个伦理的问题。
比如地理位置,你允许收集嘛?异地登陆异常验证,附近推荐。这些都是很方便的功能。都是另一方面,你允许的话,就意味着,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记录一下,通过数据库,甚至可以知道,你什么时候去了哪里,做了什么。这么一想,是不是又觉得很可怕?
再说装软件。很多人觉得我装一个软件,结果他把她们公司所有的软件都给我太烦了。我想说他肯定没有用过unix/linux系统,你是没有尝试过一个搜狗输入法要自己安装20+个配置包。没办法,我装什么都要自己允许才可以的。
所以这种权利,很难明文规定,拥有一条目前我摸不到的底线。

cai0000niao 发表于 2017-3-9 14:45:30

没听说过!

橙菌cl 发表于 2017-3-9 14:55:40

觉得应该是在炒作,因为大部分人都会因为此而下载360一探究竟

五行缺五行 发表于 2017-3-9 15:26:09

人人皆有欲望,就看到底是控制了欲望还是被欲望所控制。

wow123222 发表于 2017-3-9 15:30:52

我不太清楚这个恶意代码指的是哪一类,我猜应该是后台收集用户信息的吧,关键问题是百度和腾讯压根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不把用户的信息安全当作严肃的事情来看待,自然也不会在意自己偷偷收集用户的信息资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真正要去维权的话,跟百度腾讯斗智斗勇,我不知道要怎么胜出。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每日一问# 2017-03-09答题领鱼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