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园更详细的讲解
在Python中,range()是一个内置函数,用于生成一个整数序列,通常用于循环遍历。以下是range()函数的一些常见用法:
range(n): 从0数到n. 不包含n
range(m, n): 从m数到n, 不包含n
range(m, n, s): 从m数到n, 不包含n, 每次的间隔是s
下面举例:
1. 默认情况
当你调用range()函数时,它会生成一个从0开始到给定数字(不包括该数字)的整数序列。
for i in range(5):
print(i)
# 输出: 0, 1, 2, 3, 4
2. 指定开始和结束
range()函数可以接受三个参数,分别表示起始点、终止点和步长。起始点默认为0,终止点是生成的数字的最大值(不包括该值),步长是每次递增的间隔。
for i in range(2, 5):
print(i)
# 输出: 2, 3, 4
3. 指定步长
还可以通过设置步长参数来改变生成的数字的间隔。例如,步长为2将使序列中的每个数字之间的间隔为2。
for i in range(0, 10, 2):
print(i)
# 输出: 0, 2, 4, 6, 8
4. 与列表结合使用
还可以将range()函数与list()函数结合使用来创建一个列表。例如,下面的代码将创建一个包含1到10(包括10)的整数的列表。
my_list = list(range(10)) # ['0', '1', '2', '3', '4', '5', '6', '7', '8', '9']
print(my_list)
5. 与其他内置函数结合使用
range()函数还可以与其他内置函数结合使用,例如map()和filter()。例如,下面的代码将使用range()函数和map()函数将列表中的每个元素乘以2。
my_list = [1, 2, 3, 4, 5]
new_list = list(map(lambda x: x * 2, my_list)) # [2, 4, 6, 8, 10]
print(new_lis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