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_^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厄夜三十》(30 Days of Night, 美 2007)
英国味儿的“美式吸血鬼”电影,可惜导演大卫·施雷德坏了《水果硬糖》积累下来的名声。
特色:冷暖色调对比。
《甜蜜的爱丽丝》 (Communion, 美 1976)
除了管风琴,这部电影有着一切宗教恐怖片的“花招”。大多数都不顶用,波姬·小丝(Brooke Shields)的处女作名头是唯一的意义。
特色:钢刀下被杀死的婴儿。
《异形》(Alien,美/英 1979)
开创新时代科幻恐怖片先河的作品。“幽闭恐怖”在这里被发挥到了极致的水平。
特色:能和影片等量齐观的要数这款波兰版的的海报,如同人体器官的四不像“生命体”满足了人们对于“异形”的一切“美好”想象。
《字母杀手》(The Alphabet Killer,美 2008)
用字母表玩文字游戏,说明导演想强调智商;用接二连三的孩子死亡来吓唬人,说明导演想挑战**血腥。结果是一场故弄玄虚的过家家游戏,白糟践了一个好题材。
特色:这是一种固有模式的恐怖片海报——部分面孔或肢体暴露出来,比如2001年的《惊心食人族》,但这个显然做得更好。枯黄的树叶下掩埋着孩子铅色的尸体,只留下半张面孔供人联想。树叶上散乱着的字母,隐约着透出不安。
《狂蟒之灾2:搜寻血兰》 (Anacondas: The Hunt for the Blood Orchid,美 2004)
续集难拍和基本不好看是定律,而“续貂”在一部烂片基础上的续集,发出热带雨林的腐臭味就在所难免了。原本还有一条活灵活现的大蛇,在这里也被摆弄的像条泥鳅。
特色:又是部分肢体。挣扎的手说明巨蟒的狰狞,点睛的是下边那凶残的“目光”。
《尸体解剖》 (Autopsy,美 2008)
恐怖故事常常发生在医院里,这里是合情合理的“死亡之地”。可惜导演的两条路走得都不坚决,悬疑敌不过《医院风云》(Riget),血腥远逊于《活跳尸》(Re-Animator)。
特色:简约而不简单。行走的断肢倒有“丧尸”的风范,裂口处的缝合线随风飘荡,颇有搞怪的恶趣味。
《野兽之血》 (Beast of Blood,菲律宾/美 1971)
拍恐怖片的导演有两个叫罗梅罗。一个是美国大名鼎鼎的“僵尸教父”乔治·罗梅罗(George A Romero),还有一个是本片导演菲律宾人艾迪·罗梅罗(Eddie Romero)。他对于东南亚包括香港鬼片的影响很大,蹦蹦跳跳的僵尸也是他的拿手好戏。
特色:手绘的僵尸充满自嘲的古怪表情和自戕的骇人“行为艺术”。
《血溅海滩》 (Blood Beach,美 1980)
有怪兽!有怪兽!说的不是片子里的怪兽,而是这部无聊的片子本身。
特色:海报的气氛铺排得很惊悚。酒红色的海滩夕阳充满了末日杀机,灼热的沙子下边有个家伙会撕烂你的身体,小心!
《死光》 (C.H.U.D.,美 1984)
片名不知所云的字符其实是“食人的下水道类人猿”的缩写。
特点:猛一看还以为是“忍者神龟”,但它脸上的戾气表明这不是个可爱家伙。画面效果有押井守的感觉,杰出!
《孩子不能同鬼玩》 (Children Shouldn't Play with Dead Things,美 1973)
鲍勃·克拉克(Bob Clark)和阿伦·奥尔慕斯比(Alan Ormsby)是一对怪诞黑色恐怖喜剧的“黄金组合”,懒洋洋的调子、无处不在的恶心人的小聪明和美女的**大腿不可或缺,《鬼玩人》(The Evil Dead)很多细节就在向本片致敬。
特点:纯正的美国怪诞风格,中间的秃顶鬼老大痞气十足。
《血溅坟场》 (Dracula Has Risen from the Grave,英 1968)
英国恐怖片大师、摄影家弗雷迪·弗朗西斯(Freddie Francis)的代表作,老“汉默”公司的“招牌菜”。片子拍出了好莱坞黄金时代黑白片的优雅味道,克里斯托弗·李(Christopher Lee)是当仁不让的“卢戈西(Bela Lugosi)第二”。
特点:画面活色生香,黑白丛中一抹粉色落在女人脖颈伤口上的创可贴,让人看不到一点恐怖的气息。整体的感觉很像现在DVD市场上“标准收藏系列”的风格。
《菲比斯博士归来》 (Dr. Phibes Rises Again,英/美 1972)
恐怖片三杰(文森特·普莱斯 Vincent Price / 罗伯特·夸里 Robert Quarry / 彼得·库欣 Peter Cushing)的璀璨之作,“印第安纳·琼斯”的法老木乃伊版本。
特点:这款海报的设计者艺高人胆大,居然摒弃了三大巨星的头面,而是用了一只捉人眼球的尸虫作为主角。
《死亡繁殖》 (Dying Breed,澳大利亚 2008)
借鉴澳大利亚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的恐怖片一点都不吸引人,比起大洋洲同类型的《疯羊》(Black Sheep)要逊色很多。
特点:影片的两份海报都别具一格。一个是简约型的:血液以树状图的形式流出了影片标题;还有一个就是左边的怪胎,好像那些恶心人的糕点一样。
《鬼玩人》 (The Evil Dead,美 1981)
死灵书一开,魔鬼自然来!
特点:粗野嗜血是这部伟大恐怖片的特点,海报中破土而出的魔鬼手臂与挣扎的丰腴女人都呈现出逼人的力道感。
《行尸走肉》 (Flesh for Frankenstein,美/意大利/法 1973)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在上个六七十年代创作了一批表现主义色彩强烈的恐怖影片,都是血气冲天的芭蕾舞剧。
特点:现代波普艺术大师的作品能缺少构思巧妙的海报吗?
《花月断肠时》 (Christine,美 1983)
个人最欣赏的两位恐怖大师的强强合作,对于吊诡的心理蛊惑在本片中发挥到了高峰。看过本片之后,你绝对不敢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听到“嗡嗡”的引擎轰鸣声。
特点:推荐的这款海报不同于市面上流通的——阴影中的汽车和从黑暗中射出的强光。上边耸立着的标志可以证明,这是一个异变的、血盆大口的汽车中网,准备吞噬所有驾驶的人。
《鬼作秀》 (Creepshow,美 1982)
罗梅罗老头儿把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的小故事集演绎成了热热闹闹的癫狂喜剧,虽然里边虫子从身体里边小河水似的涌出着实恶心的我够呛。
特点:廉价小剧院里才播放这种“拉洋片”,独眼的“售票员”在招呼客人,旁边,他的宠物老鼠和蜘蛛探出头来。
《红色的雪》 (Død snø,挪威 2009)
在冰天雪地的北欧极圈地带,妖魔化的纳粹军团集体“复辟”。
特点: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好片。画面上残缺的元首头颅仿佛还有“生命力”,电锯边缘飞溅的血花冻结在呵气成霜的世界里。
《死寂》 (Dead Silence,美 2007)
小时候喜闻乐见的木偶戏,变成了阴魂不散的索命鬼。每一张木制面孔长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大眼睛。
特点:西班牙版海报并没有突出骇人的木偶形象,深陷的眼窝和残缺的手指发出了要求你平静的“嘘”声。
《道连·葛雷》 (Dorian Gray,英/意大利/西德 1970)
古典唯美主义的现代先锋艺术实验版,恐怖的元素是人贪婪的本性。
特点:逼真的画像和葛雷仿佛一个精神**的怪胎,一半是永不衰老的假象,另一半则是贪婪**的真身。海报精准地表现了这一点,波普味十足。
《黑色星期五 8:杰森侵入曼哈顿》(Friday the 13th Part VIII: Jason Takes Manhattan,美 1989)
《黑色星期五》走到这一部时已经穷途末路。
特点:杰森用锋利的钢刀划破了纽约富人区的寂静,“我爱纽约”的童话宣言就此被打破。那颗表示“LOVE”的红心被染满鲜血的杰森面具代替,机巧的安排!
《青蛙》 (Frogs,美 1972)
破坏自然生态必遭天谴严惩的说教型“怪兽恐怖片”,平淡得比片中的池塘还要乏味。看他远不如去欣赏《小蝌蚪找妈妈》。
特点:小青蛙,吐舌头——注意,那是一只人手。又是“部分肢体”的表现。
未来杀手》 (Future-Kill,美 1985)
《德州链锯杀人狂》(The Texas Chain Saw Massacre)的恐怖狂徒埃德温·尼尔(Edwin Neal)被鬼迷了心窍,鼓捣出这样的片子。胡说八道的未来核战争烧焦了我们所有观看的欲望。
特点:重金属、朋克和未来主义,直接赠送给《银翼杀手》(Blade Runner)都不过分。
《死亡花园》 (Garden of the Dead,美 1974)
这部描写监狱囚犯的低成本B级科幻恐怖片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了,零星记得的就是僵尸们嗅到工业甲醛气味时亢奋的样子。
特点:亢奋的样子被放到了水彩画似的海报上,一道道锐利的斜纹表现出囚犯劳作环境的恶劣和肃杀的气氛。
《万圣节》 (Halloween,美 1978)
**杀人狂电影的范本,《惊声尖叫》(Scream)等无不是在学习和借鉴。
特点:海报同样是经典,巧妙地利用了万圣节的重要道具——南瓜灯,和旁边青筋暴起的手与钢刀达到了天作之合
《祝我生日快乐》 (Happy Birthday to Me,加拿大 1981)
精彩的校园青春恐怖片,老导演J·李·汤普森(J.Lee Thompson)晚年奉献的一场视觉盛宴,里边溢出来的荷尔蒙都是阴森的气味。
特点:明暗对比的处理恰到好处,鲜美的肉串变成了杀人的工具,对于观者同样有着强烈的反差。
《夜半鬼敲门》 (House,美 1986)
导演史蒂夫·米纳(Steve Miner)的初衷是要表现对于越战的反思,这种题材在恐怖片中并不多见,但是塞进去的许多无聊笑料冲淡了严肃的命题。
特点:伸出来的奇怪断手轻轻地按了一下门铃,这个房间会说话!
《蛋娃》 (Humpty Dumpty,美 2010)
热点新片,值得关注。
特点:从地板豁口里露出来的蛋娃脸太有趣了,所以选它。
《我唾弃你的坟墓》 (Day of the Woman,美 1978)
臭名昭著的“**电影”,里边无耻的**看着就让人害怕皱眉。
特点:肮脏粗粝、衣不蔽体的女人,不转过头来你都知道她胸中喷薄的复仇怒火。
《杀人狂魔》(Maniac,美 1980)
美国人毫不留同情心的“铬黄电影”(Giallo Film),别无分号,只此一家。
特点:海报和片子一样对暴力毫不回避,提着女人头的创意到了《人皮客栈》(Hostel)时还在效仿。
《猛鬼街》(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美 1984 )
威氏新派恐怖片的开山力作,影片上映之后,据说安眠药一度脱销。
特点:其实,弗雷迪对于人们的惊吓更多的来自梦魇的心灵震慑。所以,与其让他在海报上示众,不如只伸出钢铁的“冰凉小手”。
《颤栗汪洋》 (Open Water,美 2003)
花小钱办大事的楷模,从《大白鲨》(Jaws)之后第一次看到如此骇人的海洋片。
特点:由于缺乏资金,只好让大鱼犹抱琵琶半遮面。可是,巨大的鱼鳍与弱小的人类对比会引起你多么丰富紧张的联想啊?!
《鬼哭神嚎》(Poltergeist,美 1982)
“鬼屋”类型片的No. 1,纪实风格的“恐怖怪才”托比·胡泊(Tobe Hooper)与“造梦大王”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联手没有别的目的,就是想把观众吓个半死完事。
特点:由于本片与《驱魔人》(The Exorcist)风格极其类似,而且同样出现了拍摄期间的灵异事件,所以海报自然以简洁和写实为目的,来死死抓住我们并不脆弱的神经。
《鬼屋魔影》(Alone in the Dark,加拿大/德/美 2005)
令人匪夷所思的烂片,之后很长时间我都不敢去碰游戏改编电影。
特点:这个异形似的海报是本片唯一可以称道的地方。
《盲流感》(Blindness,加拿大/巴西/日本 2008)
在全球大闹H1N1的背景下欣赏这部影片,多少会有些感同身受。而且冲着《上帝之城》(Cidade de Deus)导演的名头,也不应错过这场悬疑好戏。
特点:据说,这是在模拟白内障患者的世界,而且那个标题也被可爱地设计成视力测验表的样子。
《见鬼》 (The Eye,美 2008)
香港恐怖片《见鬼》的重拍版,好看的只有杰西卡·阿尔芭(Jessica Alba)姐姐。
特点:这种东方题材的鬼片,就是吃不惯汉堡包。还是海报比较老实,忠实了“贞子”似的东方鬼魅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