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7-6 08: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Python代码的目标是打印一个形状优美的杨辉三角。杨辉三角是一个二维数列,每一行的数字由上一行的数字求和得到。
首先让我按行解释:
第1行:
t = int(input("请输入幂指数: "))
这行代码接收用户输入的一个数字,转化为整数,然后赋值给变量 t 。这个数字决定了要打印的杨辉三角的行数。
第2-4行:
- if t <= 0:
- t = 7
- print("请输入正整数,下面演示为幂数为7的杨辉三角图形。")
复制代码
这个条件语句检查用户输入的数字是否小于等于0。如果是,那么 t 的值将被设定为默认值7,并打印一条消息告知用户程序将展示一个7行的杨辉三角。
第5行:
w = 5
这行代码设定了一个变量 w ,表示每个数字在输出时所占据的空间。这样可以让输出的杨辉三角看起来更美观。
第6-7行:
- print("%*s" % (int((t-1)*w/2)+9-w," "), end=" ")
- print("{0:^{1}}".format(1, w))
复制代码
这两行代码打印杨辉三角的第一行,即中间的一个1。 "%*s" 用来控制字符串的对齐,使得输出结果在视觉上在居中位置。 "{0:^{1}}".format(1, w) 表示以宽度 w 居中打印数字1。
第8行:
line = [1, 1]
这行代码初始化一个列表 line ,表示杨辉三角的第二行。
第9-12行:
- print("%*s" % (int((t - 2)* w/2)+8-w, " "), end=" ")
- for i in line:
- print("{0:^{1}}".format(i,w), end=" ")
- print("")
复制代码
这些代码负责打印杨辉三角的第二行。第一个 print 语句用来输出正确的空格数量,以便使每一行居中对齐。然后遍历 line 列表,并以宽度 w 居中打印每个元素。最后的 print("") 在行末添加一个换行符,以便打印下一行。
第13-20行:
- for i in range(2, t):
- r = []
- for i in range(0, len(line)-1):
- r.append(line[i]+line[i+1])
- line = [1]+r+[1]
- print("%*s" % (int((t-i)*w/2)-w, " "), end=" ")
- for i in line:
- print("{0:^{1}}".format(i, w), end=" ")
- print("")
复制代码
这段代码使用了一个循环,每次迭代都会计算出下一行的值并打印它。首先, r 被初始化为一个空列表,这个列表将会用来保存下一行的值。然后,对当前行的每两个连续的元素求和,将得到的结果添加到 r 列表中。 line = [1]+r+[1] 创建了下一行的列表,列表的首尾都是1,中间是由上一行相邻两个数的和组成的。然后,像前面一样,用适当数量的空格打印下一行,使得结果在视觉上保持居中对齐。
综上所述,这段代码以优雅的方式实现了杨辉三角的打印。通过输入不同的数值,用户可以看到不同大小的杨辉三角形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