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C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292|回复: 67

[吹水] 知识付费这两年,我花5000元买的4个教训 | 【By 小鹿快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14 06: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_^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不二如是 于 2017-7-14 06:35 编辑

640.jpeg


01


618电商大促的第二天,和同事交流购物心得,我说我买了四百多块钱的书。

她们面露诧异之情:我一年都没买过四百块钱的书啊!

因为很多时候书籍也是同事代收,我才意识到和她们衣服、化妆品的买买买相比这两年有点不对了。

或者说我的注意力发生变化了。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得到、在行等搅动着大家知识焦虑的神经;

2017年这股风已经越刮越猛,知乎live、喜马拉雅付费课程等让大家觉得:

原来改变命运的知识我只是还没看到!


在这股知识付费的浪潮中,我也带上钱包,紧跟步伐。

但我不是上端的创造者,而是下端的消费者,当然这并不妨碍我前进,我一边付着费儿一边唱着歌:

“怎么大风越狠,我心越浪……”


当然最后都还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这一两年我也不知道自己活得怎样,但是还是给自己算了一笔账,2016.1-2017.6,我一共:

在知乎上买了46次讲座,花费大约为1500元;

在微信上买了21个讲座,花费大约500元;

参加了一个写作培训班,花费大约500元;

在得到上买课程,花费大约300元;

参加过两次早睡早起打卡群,花费100元;

购买了几个七七八八课程,花费大约2000元。

加上一起总计花费大约5000元。


这些还不包括我每年买的纸质书籍电子书籍,要知道这方面我也是很疯狂的。

当然,我不能全部否定这些课程,至少在有些点上很受用的。

但是这些讲座或者课程给我带来的最大结果是:

因为花金钱了我自然会花时间在上面,每个讲座至少要一个小时。


有的还会听两三遍,所以算下来我的时间成本大约是300个小时。

300个小时差不多可以写一本书了。

现在流行说一个词,叫做智商税,意即为自己的低智商买单交的税。

如果这样说的话,这就是我这一两年来交的一笔最大的智商税。


  02   
                                                                 

所以事实上写这篇文章我是害怕的,我害怕自己看到也害怕别人看到我的智商低。

回顾购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变聪明了吗?

我好像除了白头发多了几根、皱纹多了几丝、眼袋多了几两,生活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变化。

我的生活品质没有上升、我的工作没有加薪、我的旅游梦想没有实现……

所以没人的时候我终于开始问自己:

我为什么会花费这么多时间精力金钱在这些课程上?

这些付费课程真的值吗?


         
  03           
                                         

我使用“用飘柔就是这么自信”的大脑想了很久发现:

一切的根源还是在于我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由此导致缺少判别力。


而这个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就是我5000块钱交出的智商税。

仔细翻看了一下这些付费课程,会发现大多是关于如何进行时间管理、阅读写作、高效工作的。

可是我还是有拖延症,写作阅读能力仍待提升等各项陋习。

但是如果说一定要有收获的话,最重要的就是买了四个教训:

★教训一: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捷径就是勤奋。

观看这些课程的标题你就会发现,大多是:

“一小时建立”、“一周学会”、“快速”、“转折”、“改变”、“命运”等字眼。


比如彪悍一只猫的《普通人快速崛起的十大狠招》、李笑来的《1小时建立你的阅读操作系统》,Scott Young的《如何在短时间内掌握一项技能》等。

但是当你打着鸡血听完之后,生活其是不会快速改变的。

作为一个普通人依然无法崛起、一个小时仍然不能建立好阅读操作系统,短时间内仍然没法掌握一项技能。

而我为什么热衷于听这些,不就是想走捷径吗?

不就是想在短时间内就获知别人成功的秘诀吗?

事实上,就算别人把成功的秘密告诉你了,你依然是无法迅速吸收的。

这背后多的是你看不见的努力。

彪悍一只猫背后的付出你看不见、李笑来成名前在新东方教了多少年英语经历了多少试错、Scott Young在他的《如何高效学习》里面也说了:这些技能的熟练掌握足足花了两年。

所以,这个世界上是没有捷径可言的,如果说有捷径,那也就是勤奋。



★教训二:花时间多读经典,不要为无知买单

这个给我的最大启发是在读了《穷查理宝典》后。

在读《穷查理宝典》之前,看到很多名词,比如思维模式、规模化思考、系统思维模式、复利效应等,我都觉得很新鲜,然后看到之类的课程赶紧买。

但是读了《穷查理宝典》之后就会发现很多的理论都来源于此。

而你只要把这本书钻研透彻了,压根就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听这些课程,因为这些课程都只是就这里的某个点进行讲解。

后来,我更是发现成甲、张辉、李笑来等的很多讲座都是围绕着这本书做论述。

而这本书的电子版我仅仅花了4.99元。

这本书如此,其它的呢?

所以与其去大量听一些零碎的课程,不如下功夫读经典,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是没有捷径的。

你所偷的懒,总有一天会用另一种方式补回来。



★教训三:很多道理早已经存在了,不要被新名词蒙蔽

随着付费课程的出现,你会发现新的名词越来越多,比如:

成甲的《如何靠知识管理获得爆发式成长》里面提出的“临界知识”概念,你事实上就会发现它就跟查理芒格的“普世智慧”换汤不换药

周永帆的《记日记,一个小众成长的利器》,小众成长不就是比较少数人使用吗?

兰启昌的《如何用成长型心智实现你的人生跨越》,成长型心智就是积极主动思考模式。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新名词?

当然是为了营销所需,人都是好奇的,也都是喜欢新鲜的,如果跟以前的道理一模一样,我为什么还要听你的呢?

太阳底下无新事。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道理都是早已存在并且不会变化的。你只要抓准了几条核心的,就已经够你行走江湖几十年。

当然你也完全可以自己钻研透彻之后老酒换新瓶,用来忽悠新的消费者。


★教训四:不要变成知识的囤积者,而应变成知识的行动者。

看到一篇文章,赶紧收藏;

看到一个课程,赶紧购买。

在知识面前,我们可能像打折促销一样,生怕错过。

就像现在没时间,也会想着有时间了再看:

这可是可能改变命运的知识啊!


因为是知识,所以我们购买起来比衣服等更加没有负罪感。

但正因为是知识,购买多了也会让我们更加迷茫和焦虑。

现在我打开知乎微信里面密密麻麻的课程,甚至不能回想起来每一个都讲了什么。

但是我当初确实是花了时间精力听了的啊!

才明白,就像听了这么多知识,不去践行是完全没用的!


才明白,就像听了这么多知识,不去践行是完全没用的!!


才明白,就像听了这么多知识,不去践行是完全没用的!!!


事实上,也不是这些课程没用,每一个道理或者方法论都是主讲人的经验总结。

而人家花了十来年甚至一辈子总结出来的经验:

到你这里真不是一个小时听完就能让你改变命运的。





你必须一条条结合实际去行动。

只有行动,才能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只有行动,才能改变自己的知识焦虑。

只有行动,才能产生属于自己的道理。

知道了太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一直为别人的道理付费,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的吹水:

首先为知识付费这件事儿,我认为是件好事情


毕竟商业社会,谁也不傻,花钱买的东西,一定是自己认可的。


说的现实些,你花钱玩游戏的钱一个月比为知识付费,只多不少吧?!


你收获啥了?


不仅没收获,还会触发很多消极的“念头”和“行为”


而当你花钱去学“零碎的知识”,那你就玩不了会让你后悔的“游戏”


现在什么最宝贵?


就是你的时间和注意力阿!



所以,为“知识付费”是件好事情!



尤其在很多家企业一起“折腾”,争夺用户的驻足付费,就意味着要有更好的产品!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评分

参与人数 6荣誉 +23 鱼币 +23 贡献 +16 收起 理由
gin2010 + 1 + 1
Messj + 1 + 1 支持楼主!
老甲鱼与小甲鱼 + 1 + 1 支持楼主!
qingsun + 5 + 5 + 3 感谢楼主无私奉献!
冬雪雪冬 + 10 + 10 + 10 支持楼主!
呆鸭 + 5 + 5 + 3 感谢楼主无私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4 07: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alltolove 发表于 2017-7-14 06:59
应该学一些具体的知识,越广义的知识越没用。 比如你谈人生,还不如谈谈怎么生人

羞羞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4 10: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揽月shine 发表于 2017-7-14 09:55
学习和知识不能用金钱衡量 更不能用你花费多少金钱来作为评判标准和作为炫耀的资本。古之学者,必是谦谦君 ...


漂亮!


对于门外人,若隐若现,对于明眼人,一清二楚,洞若观火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09: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游戏小虾米 发表于 2017-7-16 00:26
不知道为什么,很容易成为资源囤积者,而且还懒的去消化


可能在地球上‘现有存在基因的迭代效应’

因为囤积意味着“可延续”

不囤积,就意味着“一定会尴尬”

所以,从长久基因传承的角度看,囤积是非常理性的行为~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16: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bell 发表于 2017-7-18 14:29
2年了,我也为知识付费近5千块吧,2399元的kindle,1500多元的纸质书和电子书,365元的樊登读书会(不咋的 ...


其实好多所谓“大牛”的课,都是抱着几本书,提炼“胡说”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2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cicada 发表于 2017-7-18 22:19
其实就是想花钱偷懒,结果得不偿失……

说的好!

有些懒是偷不得的~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22: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手上路ZZZ 发表于 2017-7-19 22:30
楼主,辛苦了。你的努力至少能提醒我们不应该去抱有这样的想法,让我们引以为戒。
就像听了这么多知识,不 ...


“打球好的没有不歪脚的,所以呢,话说多了没有不挨啐的。”

很棒的观点~

越活越希望达到一种平衡,只关乎自己,渐渐放弃一些无用曾经很具诱惑的东西~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鱼C工作室 ( 粤ICP备18085999号-1 |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585号)

GMT+8, 2025-10-28 04: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