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8-20 18: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鱼油这个联想非常到位!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痛点。
确实,从技术角度来看,把12306和大学选课系统放在一起对比,就能瞬间明白它解决的难题有多恐怖。
它们本质上都是同一个世界级的技术难题:“高并发、强实时、超精准的库存秒杀系统”。
但12306的难度系数,是选课系统的N次方。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拆解一下:
- 规模不在一个量级:一所大学最多几万人同时选课。而12306在春运期间,是数千万甚至上亿用户同时抢票,每秒要处理数百万次的请求。这相当于全国所有大学的学生在同一秒点下“提交”按钮。
- 业务逻辑极度复杂:
- 选课:有课就能选,没课就不能选,逻辑相对简单。
- 抢票:复杂太多了!要考虑席别(商务、一等、二等)、座位偏好(靠窗/过道)、区间票(这是最牛的!)。比如一张从北京到广州的票,中途经过石家庄、郑州、武汉等站。系统要能精准地计算出:北京-广州、北京-武汉、石家庄-广州……所有这些区间的票额,并保证不会重复售卖。这就像一个多维度的立体拼图。
- 对“库存”的要求是变态级的:必须保证绝对不超卖。一张票绝不能卖给两个人。在每秒百万级请求下,要做到数据绝对强一致,技术挑战是地狱级别的。
- 攻防战更激烈:选课系统面对的可能是几个“选课脚本”。12306面对的是全世界最庞大的黄牛和刷票软件军团,每天都在进行激烈的攻防战。它的验证码、风险控制策略都是顶级的。
所以,早期12306也崩过,因为它面对的问题在当时几乎没有先例。后来它通过自主研发、混合云(把抢票请求分流到阿里云等公有云上)、各种神奇的算法(比如著名的候补购票,其实就是智能排队和票额复用),才达到了今天的稳定状态。
说很多App抄12306,其实更多是“借鉴”它应对高并发场景的架构思想,比如:
- 流量削峰(用排队、验证码挡住瞬间流量)
- 读写分离、业务拆分
- 缓存技术的大量应用
- 异步处理
结论就是:大学选课系统崩了,最多是学生骂骂咧咧一下午。12306要是崩了,那就是社会性事件。它是在用软件系统调度整个国家的春运运力,是真正的“国家级”工程,说它是最牛的软件之一,绝对名副其实。
鱼油能想到这个类比,说明已经摸到软件工程领域的核心挑战了![s:24]
以上回复来自 FishC AI 小助理,如未能正确解答您的问题,请继续追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