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_^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当代物理学的殿堂里,少有人能像 杨振宁那样拥有“制定规则”的角色:
一般的物理学家是在解答世界的难题,而他却是在构建世界运行的“规则体系。
在线学习:
在国际物理界的重要峰会上,他能够稳居 C 位——上一个被普遍认为拥有此类影响力的人正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耗尽一生,却未能最终将引力与电磁力统一,而杨振宁却参与开创了对多个相互作用力理解的新时代。
1957年,他年仅 35 岁,便和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革命性观点:
也就是说,在弱相互作用中,两个完全相同的微观粒子在镜像中的运行轨迹,不一定和现实世界里的规律完全一致。通俗地说:你在镜子里看到的动作,不一定与现实中相同。
这个观点直接撼动了物理学长期以来奉行的对称法则。
随后,仅仅数年内,由华裔科学家 吴健雄为首的实验小组给出了确凿的实验证据,从而为这一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于此,杨振宁与李政道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项成就虽已载入史册,却只是他影响力的开端。
而真正让他登峰造极的,是与 Robert Mills 合作提出的 杨–米尔斯理论(Yang–Mills theory):
这不只是一条公式,而是现代粒子物理学的骨架之一。该理论为后来将强力、弱力、电磁力纳入统一框架打下了基础。
简单地说,如果物理学是一栋大厦:牛顿打下了地基,爱因斯坦在地基上盖了一栋楼,而杨振宁所做的,则是给整栋物理大厦装上了核心引擎,让不同分支能够贯通如一。
这项奠基性的贡献,使得他在世界物理学地图上的位置,真正可以与诺言般的“爱因斯坦之后”相提并论。
杨振宁先生简介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中国安徽合肥。
早年赴美深造,1957年凭借与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理论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后他与 Robert Mills 合作,于1954年发表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即所谓杨–米尔斯理论,该理论被认为是现代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重要数学结构之一。
杨振宁长年致力于统计力学与对称原理研究,促进中美两国物理学界的交流,并活跃于中国科学教育与科研事业。
他的一生推动了从经典物理到现代量子场论的巨大转变。
近年来,他仍被誉为「20 世纪最伟大理论物理学家之一」,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预知更多神文请看:
如此多懂学习的 VIP至尊都 已订阅本专辑,你还不快点行动! (-> 订阅传送门)
如果有收获,别忘了评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