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C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1|回复: 2

[吹水] 0 2 2 3 -「杨振宁」先生到底有多强?!20 世纪最伟大理论物理学\数学家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_^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7441d82e41a9314d88d755bc50afc1a6b530a146.jpg@308w_174h.jpeg

在当代物理学的殿堂里,少有人能像 杨振宁那样拥有“制定规则”的角色:

一般的物理学家是在解答世界的难题,而他却是在构建世界运行的“规则体系。

在线学习:



在国际物理界的重要峰会上,他能够稳居 C 位——上一个被普遍认为拥有此类影响力的人正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耗尽一生,却未能最终将引力与电磁力统一,而杨振宁却参与开创了对多个相互作用力理解的新时代。

1957年,他年仅 35 岁,便和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革命性观点:

也就是说,在弱相互作用中,两个完全相同的微观粒子在镜像中的运行轨迹,不一定和现实世界里的规律完全一致。通俗地说:你在镜子里看到的动作,不一定与现实中相同。

这个观点直接撼动了物理学长期以来奉行的对称法则。

随后,仅仅数年内,由华裔科学家 吴健雄为首的实验小组给出了确凿的实验证据,从而为这一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于此,杨振宁与李政道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项成就虽已载入史册,却只是他影响力的开端。

而真正让他登峰造极的,是与 Robert Mills 合作提出的 杨–米尔斯理论(Yang–Mills theory):

这不只是一条公式,而是现代粒子物理学的骨架之一。该理论为后来将强力、弱力、电磁力纳入统一框架打下了基础。

简单地说,如果物理学是一栋大厦:牛顿打下了地基,爱因斯坦在地基上盖了一栋楼,而杨振宁所做的,则是给整栋物理大厦装上了核心引擎,让不同分支能够贯通如一。

这项奠基性的贡献,使得他在世界物理学地图上的位置,真正可以与诺言般的“爱因斯坦之后”相提并论。


杨振宁先生简介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中国安徽合肥。

早年赴美深造,1957年凭借与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理论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后他与 Robert Mills 合作,于1954年发表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即所谓杨–米尔斯理论,该理论被认为是现代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重要数学结构之一。

杨振宁长年致力于统计力学与对称原理研究,促进中美两国物理学界的交流,并活跃于中国科学教育与科研事业。

他的一生推动了从经典物理到现代量子场论的巨大转变。

近年来,他仍被誉为「20 世纪最伟大理论物理学家之一」,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预知更多神文请看:


如此多懂学习的VIP至尊已订阅本专辑,你还不快点行动!(-> 订阅传送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果有收获,别忘了评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振宁先生的一生,是探索未知的不朽传奇,是心怀家国的永恒回响。“宁拙毋巧,宁朴毋华”是他的治学态度,也是他的人生态度。正如他钟爱的诗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杨振宁先生的百年人生是一部闪耀在人类群星中的千古篇章。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振宁先生的一生,是探索未知的不朽传奇,是心怀家国的永恒回响。“宁拙毋巧,宁朴毋华”是他的治学态度,也是他的人生态度。正如他钟爱的诗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杨振宁先生的百年人生是一部闪耀在人类群星中的千古篇章。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鱼C工作室 ( 粤ICP备18085999号-1 |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585号)

GMT+8, 2025-10-20 00: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