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4-11 16: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破渔网兜兜 于 2017-4-14 15:26 编辑
口语的原理是什么
有本书说得好,谁见过失去记忆的人会失去语言能力的?三岁时都会说话了,但谁识字呢?谁说话时真的知道自己下一个字是什么?谁说或者听的时候脑袋里是文字的?所以,直接分享给大家:语言区跟记忆区是独立开来的,单词不能去记忆,口语跟文字几乎无关,口语是一种条件反射。
口语是怎样的条件反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人类的祖先,那个时侯没有文字,连统一的语言都没有,哪怕在同一个部落。而我们形成语言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祖先A想表达一个意思,比如背上痒想叫人帮他挠痒痒----然后走向另一个祖先B,发出一个声音:&&&----祖先B不明白----祖先A不停地发出&&&的声音----可能在肢体语言的帮助下祖先B终于明白祖先A是需要挠痒痒----然后帮他挠痒痒了----第二天,祖先A又需要挠痒痒----同样发出&&&的声音加上身体语言的辅助,然后同样的过程比上次肯定快多了。----第三天,祖先B需要挠痒痒,乱叫了一通,祖先A还是不明白----突然祖先B想起了前两天祖先A想挠痒痒时发出的&&&的声音,然后对祖先A发出了&&&----祖先A这下反应了过来----然后他们以后发出&&&的声音时都知道对方是需要挠痒痒了。这就是语言。过程表述得有点理想化,但大概就是这么回事了。我们回想一下这个过程,有文字吗?没有。有什么?其实只有1,声音,2,想要表达的意思,3,挠痒痒相关的整体感觉。最终每当发出&&&的时候,对方脑袋里就会出现挠痒痒的画面,捞别人的感觉和被捞的感觉,这些形成了一个多媒体文件储存在了大脑的语言区,形成了条件反射,跟记忆无关,也就无关于忘和不忘了。所以我们经常听到酸杨梅,柠檬就流口水什么的你一百年后听到这些声音照样流口水,不是因为你记得要流口水,而是因为这些声音跟画面跟嘴里的感觉跟情绪等的相互反射。而后来出现的文字,多是用来记录文化用的。
总结一下,也就是说语言本身的原理是条件反射,是声音跟人的各种感觉形成的条件反射,如视觉,触觉,嗅觉,味觉,情绪等等。而文字作为有形的记录仅此属于视觉里面的很小的一部分,单靠文字解决语言问题是不可行的。靠记忆更不可能,因为记忆的仅此是外语和中文两种语言的文字意义,根本没有这种原理性的多媒体条件反射单元建立在语言区。所以先不要管单词怎么写的,更不能去背字典。也就是说但凡吹嘘什么背单词神器,或什么妙方的东西都是瞎扯淡!对口语只有坏处!那么,第二个问题你应该要问的就是怎样才能让口语里小到每个单词的声音和相对应的多媒体感官顺利被建立到自己的语言区。
建立口语条件反射的实战建议
我个人尝试下来推荐两种方法,一,出国,二,利用符合原理的语言产品。而这种产品一定是以声音和多媒体感官匹配的形式才有效。什么来不来就出个单词,然后跟几个例句的,甚至根据什么记忆遗忘曲线来的软件简直是胡闹。
好了,写累了。链接就不跟了,相信大家这点行动力是有的。还有什么听力,看电影等方面的误区等更具体的方法有空再不要脸地引用下一些神作和高手的方法透露给大家。某些孤芳自赏的高手建议利用喷我的时间去帮助更多的朋友。这里祝大家早日修成正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