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5-7 12: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这跟目前的教育环境和地域差异有关,如果说是在那种二三线城市,不支持,因为你根本找不到时间和比较好的老师来教,线上比之线下依旧是有距离的,我就是一个三线城市读完小学初中高中的,根本没有什么资源可言,而且我认为在小学初中这个阶段是应该处于一个快乐学习的阶段,不宜去占用更多的时间,就是说学校不宜进行强制性的开课,因为一旦加课,原来的课时间不管怎么调整,结果肯定是会占用更多的时间的,因为你学习一门课程不可能说仅仅是上课的时间,自己感兴趣,家里有条件例外。如果在大城市,或者那种高新技术比较发达的省份,我认为是可以作为选科来进行,中小学先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灌输,然后到高中再选科,比如广东高考的选科就有计算机,而且在高中一个人的心智也成长到了一定的地步,能够自己做出决断,主体来说我还是不支持小学初中在学校进行那种比较像大学专业课这样的课程,像科普类型的课程是支持的,我个人经历,小学初中学校有所谓的计算机课,实际上要么是挂个空名给你随便找个人上一节两节,要么就是压根跟计算机无关,我们初中的计算机课就是教你用word,现在看就是这算什么计算机课,高中就更不用说了,根本就没有这个课上,我之前读过一篇英文的文章,讲的是对于把编程语言作为外语来对待,学生可以选择,就像现在高考的日语英语一样,可以考日语也可以考英语,但是这就又牵扯到人文和科学技术在现代化时代的关系了,所以这个举措还是存在非常多的争议的,其实我们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把人文过于忽视了,TED有一个演讲就是一家计算机咨询公司的一个小历程,大家可以看一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236e113a1895aa1d96f
我可能语言条理不那么清晰,大家应该能大致理解我的意思,这个事情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地域对这个影响非常大,到大学时候你们可能就能够更加理解我说的这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