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_^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 编写一个程序,求 100~999 之间的所有水仙花数。
如果一个 3 位数等于其各位数字的立方和,则称这个数为水仙花数。例如:153 = 1^3 + 5^3 + 3^3,因此 153 就是一个水仙花数
- for i in range(100, 1000):
- sum = 0
- temp = i
- while temp:
- sum = sum + (temp%10) ** 3
- temp //= 10 # 注意这里要使用地板除哦~
- if sum == i:
- print(i)
复制代码
这段代码没有看懂,有没有大佬解释一下?
sum在这是用来当函数名了还是?
%到底是怎么用的?不是左边被右边整除,然后输出余下的数吗?
地板除又是怎么个用法?
本帖最后由 Twilight6 于 2020-8-2 14:29 编辑
是的,这里直接 变量名 = 数值 就是赋值操作,sum 就变成了一个变量名了
%到底是怎么用的?不是左边被右边整除,然后输出余下的数吗?
% 就是求余运算符,比如 1 % 10 ,就是求 1 除以 10 之后剩余的数,因为不够除 余 1 ,所以结果为 1
地板除就相当于你用 普通 除法后 在 用 int 函数转为整型
看看这里拿当 for 循环到 153 时候,循环解析,看注释的循环顺序哈:
- for i in range(100, 1000): # 找100~999的水仙花数
- sum = 0 # 初始化数值,用于后面计算 百十个位数各自3次方的总和
- temp = i # 找个临时变量来暂时赋值,用于记录本身的值,因为后面计算会改变原本的值
- while temp:
- # 将temp 作为循环条件
- # 假设第1次循环temp = 153
- # 则第2次循环temp = 15
- # 第3次temp=1
- # 第4次因temp=0退出循环
- sum = sum + (temp % 10) ** 3
- # 第1次循环 sum = 0+(153%10)**3,sum = 27
- # 第2次循环 sum = 27+(15%10)**3,sum = 152
- # 第3次循环 sum = 152+(1)**3 , sum = 153
- temp //= 10
- # temp//10 = 15,则第1次循环 temp = 15
- # 第2次循环 temp//10 = 1 ,temp=1
- # 第3次 temp//10 = 0 则 temp=0
- if sum == i: # 退出循环后判断是否与本身相等, 若是打印,不是则开启下一次for循环
- print(i)
复制代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