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C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48|回复: 5

[经验总结]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暗时间》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2 12: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_^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o you want to be a mindhacker?      

  • 引语


每个人的生命就像沙漏,里面装的沙子总量大致相当,不同的是,有的沙漏颈部较细,有的沙漏颈部较粗。


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粒,即使沙子总量是一样,也能拥有更长的生命。


  • 时间


在作者看来,人的大脑就像电脑的CPU一样,用与不用意义完全不同,空闲和满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甚至潜移默化会影响你的心理成熟程度。这是一个很现实的话题:实际投入=效率 * 时间。先说时间,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上帝对每个人唯一公平的就是每个人每一天只有24小时、每个人必须面对死亡。显然,时间是最无情最冷酷的客观存在,我们只有最大化地利用它才能比别人走得更快更远。利用各种碎片时间(走路、坐车,吃饭  .etc)来思考。其实我就有一些时间管理上不好的习惯,例如:喜欢发呆,睡的比较晚导致白天没有精神或者说本末倒置了。

再说效率的问题,效率对大脑的工作状态来说就叫做:专注。你有没有觉得很多时候去看书或者去自学,很难进入状态?旁边的一点点声音或者动作就会引起你的注意。专注是需要练习,前提就是抗干扰的能力。

作者的原话是: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的习惯。


时间如流水,人类为落花,皆随水而逝,却因专注看到了更多的风景。


  • 学习


OK,在真正进入状态学习之前,最好设计一下自己的学习进度条。因为人是需要希望的动物,大脑不会允许或者说压制我们做显然看起来没有结果不会成功的事情。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在电脑安装软件的时候或者下载东西的时候,有一个进度条提醒你,不论时间有多久,心里总是有个底不会一直忧虑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另外,进度条需要设计的稍微细一点,为什么?因为大的目标很明显需要的时候很长,如果你吧一个目标把一个月读完一本书变成今天读完这一章,那么当你今天完成这个进度,从目标完成频率来说可能会给你更大的信心走下去。

其实我高三的时候就用了这个办法,是在压力下逼出来,到了大学我就松懈了,总觉得时间很多,够用,这周不行,下周慢慢来。这种拖延症我相信害了包括我的很多人,一定得改,需要什么:自控力!这个后面会谈。

设计这个进度条的客观好处是什么?书后有句话说:其实我们都是直觉经济学家,当我们说“畏难”的时候,其实我们畏惧的不是困难本身,而是困难所暗示的时间经济学意义。

这句话,我有切身的体会,我在大学里很多时候都没听课,都是下来自学,总觉得课堂老师的进度太慢,然后下来自学的时候呢?当看到一些比较难理解的知识,心里会有一种阻碍:看懂或者学懂这个我应该会需要很长的时间,还不如去尝试其他的东西。。。然后就没做成任何事。所以返回去,又重提了专注的重要性了!

书上还引用了我非常崇拜的Donald Knuth的一句话:过早的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成功需要坚持,这是老生长谈的事情了。很多人说:学习东西是需要兴趣,因为没有兴趣,我学着脑袋很累。是吧。

但是,你觉得你出生就会爱好一件事或者一种活动吗?有一句话是这样的:你只不过是你成长环境的最终客观产物。你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是你成长的环境给你的,或者还有点基因做前提。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这句话的客观原因就是在这里。

而说到这里,就可以得出结论:兴趣到处都是,真正稀缺的是持之以恒和专注。

如果你说:习惯就在那里,改了几天又变回原来的样子。  那用刘未鹏的话告诉你:不怪书,怪自己。


另外,学习学的是知识技能,知识就需要记忆。书上的关于记忆的理解是,人的记忆基因就决定了我们记忆记得最牢固的知识是成网络状的。什么意思?就是线索记忆,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很多死记硬背的几天前的知识(比如大学里最后几天应试的政治思想类科目),过不了多久就忘记了,而有的时候遇到了能“刺激”你大脑的信息,无论是声音,气味,场景你会突然想起很多年前甚至小时候的事情或者知识,而新东方俞敏洪的那种特殊的记忆联想法取得的成就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虽然我不怎么喜欢那样背单词),缺少线索的知识就像大海里的孤岛,很难马上定位,还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觉得自己很清楚熟悉的知识突然之间就忘记了?本质上还是这个知识你记得不牢,原因是什么?寻找它的线索太少甚至没有。我常常想这样是不是更增加大脑的负担?结果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幼稚的命题,人脑是能装下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硬盘”,但是如果你不经常访问(也就是你不熟悉寻找它的路径,线索记忆的抽象):结果就是遗忘。


再有,学习密度的适当提高。在高三的时候,你会看到成绩好的同学不会那么忧虑。本质原因真的就是他们高枕无忧了吗?(当然我不否认有一部分人),其实很成绩好的人是没有时间忧虑担心,因为繁重的学习让他们无暇想其他的事情(大脑也可以说是不像CPU,因为它是“单线程”的)。而考前紧张考后忧虑但是考试的时候,你真的有忧虑害怕的时间吗?(除非你心理素质太差)另外学习密度的增加会让你的大脑一直在“运行”有意义的事情,即使这段时间你并没有想这个事情,潜意识也会在思考,这就是长时间理解不出的知识点突然灵光一现理解了的原因。所以要利用好大脑首先要了解大脑的“工作结构”。天才来源于长期的专注的训练。


作者列举了许多他的好的学习习惯,在这里我只列出几个做评论:


看书挑剔,只看经典:这个习惯也是我到大学一直以来的习惯,不管是心理学、编程、计算机理论、励志等等的书籍我必须在网上搜集大量的评论,解读。才决定买这个方面的哪些书。现在的人好多都是选衣服比选书挑剔,难道人就看外表不看内在?


读书做笔记:其实这篇读后感基本上是我把读这本书在旁边做的笔记的一个汇总和扩展延伸。


多看心理学与思维的书,因为它们是跨学科的:其实我这么推崇这本书不仅仅刘未鹏是编程高手,更是他的理念甚至爱好都和我有相似的地方(这里并非抬高自己,有事说事)。


  • 大学


刘未鹏的成功在大学打的基础肯定是极为关键,总结起来他在大学能成功的原因,本人以为有如下几点:


  • 父母影响。毫无疑问,刘未鹏能习惯自学,对大部头书籍(恰好计算机书籍很多都是如此)从未有畏惧感甚至觉得理所当然,对很多新奇的事物(计算机领域到处都是)有很强的好奇心,这都是刘未鹏的父亲对他的影响。而他的母亲在遇到困难总是一直想办法、想出路,更是奠定了在学习计算机道路上迎难而上的性格,这是成功很重要的因素。
  • 在《程序员》杂志的文章发表Boost源码剖析。一个大二的学生就可以有这样的作品,能在专业的杂志上发表,无意给刘未鹏很大的信心,而这样比较复杂的任务更是锻炼了他的耐心。
  • 舍得。用生活费来买书,这就从主观上说明了问题。不多解释
  • 翻译《Imperfect C++》。就是这样,良性的循环:有信心,干出成绩,更重大的任务来临,再干,信心又有了。。。。另外,翻译外国的书籍对英语的提高也是很好的,这对以英语为母语的程序员职业更是重要。


  • 心理学   ——   逃出你的肖申克


我们的大脑决定了别人的成败对自己的刺激远不及对自己的成败的刺激。而短暂的人生不可能让你经历那么多,怎么才能通过别人的经历,成功或失败从来变成自己的经验呢?这就需要理性的力量:人类很强大的一个能力就是归纳和推理:不论你是否对别人的事情有认知偏差或者情绪导致的偏激,触类旁通是人类进化到现在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所说的自然选择导致的必然基因走向。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从别人的成败中推理甚至抽象出自己的一套理论或者经验,也许就是鲁迅先生说的——拿来主义。

我们在大脑中走得越远,在现实中走得越稳,我们在大脑中失败的次数越多,在现实中失败的次数就越少。


从视觉错觉到偏见:作者在书中指出了大量的例子,视觉上的和实际情况不同的实证。我们“爱面子的原始大脑”总是有不可避免的情绪化结论:我们总是混淆推断和结论,以至于出现一些疯狂的解释。而打破这种错觉或者天生的缺点必须要开阔视野,多积累知识,以及和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讨论。


而我们的记忆并不像电脑中硬盘一样忠实地记录你的数据,我们记忆总是被自己的以前的经验修饰过的,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这也可能就是越老的人越顽固的客观原因。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


我们经常说的纠结,其实就是感性与理性的抵抗。一般除了强烈的外部因素刺激(如挂科,落榜,身体变差。我想你能看懂我在说什么),都是感性占上风,为什么?因为工业社会带来的才几百年的社会变革需要的理性大脑,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有了文明的五千年前才发展出来的大脑的理性部分都斗不过进化了二十万年的原始大脑,当我们是“野人”、“猿猴”的时候,原始环境决定了我们需要“感性”,遇到有热量的食物都会拿来填饱肚子,即使现在的你知道吃多了会胖,会高血压,会。。。但是你还是吃了,因为你理智的大脑在与习惯原始社会的大脑对抗中处于下风。我们的天性在决策方面目光短浅。我们做事情难以持之以恒,因为任何一个新鲜的外部信号都足以激活我们强大的情绪大脑,一旦被激活,其神经信号轻而易举地抢占我们的注意力,这就是专注困难所在。


那么如何改变这样几乎是人类基因上的问题呢?那就是你去不断的刺激你的理性大脑,万事开头难,变成习惯之后才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所以21天决定一个习惯,一个习惯可能改变一生并不是谬论。习惯之所以强大,是习惯的自我巩固。而能改变习惯的,不是自制力,而是知识。当你认识到人的大脑就是这样工作的,你就不会痛苦的去克制你的欲望和恶习,而且宽容的看待并且逐渐控制,从而使理性大脑占到上风。有的人会说:你这还是纸上谈兵。回到上文,不怪书,怪自己。


困难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难。别怕改变


  • 总结


作者还谈了一下做笔记和写博客的好处,我想我本人是体会到了的。因为这篇文章就是写的越多,自己反复咀嚼的越久觉得越有深度。很多灵感也是一边写一边想到的。另外其他的相对偏数学理论,专业知识的东西我就不列举了。

我想说的是:反思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不论你的起点多高或者多低。


另外书上有一句话:看一个人,只要看他读的书和见的人。


如果你真正想得到一些知识,最好过滤一下你的信息,否则你只是在别人的思考中得意着。习惯的改变需要思维的改变。


这句话不仅送给有缘读到我这篇日志的你,也送给我自己——如果你懂我在说什么。


a0000500650.jpg
想知道小甲鱼最近在做啥?请访问 -> ilovefishc.com
发表于 2012-9-12 12: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有点枯燥的书。
想知道小甲鱼最近在做啥?请访问 -> ilovefishc.com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12: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知道小甲鱼最近在做啥?请访问 -> ilovefishc.com
发表于 2012-9-12 16: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deqidao 发表于 2012-9-12 12:41
有可能你没有理解作者想对读者说什么

呵呵,完全没理解。
想知道小甲鱼最近在做啥?请访问 -> ilovefishc.com
发表于 2012-9-12 17: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样的书啊
想知道小甲鱼最近在做啥?请访问 -> ilovefishc.com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17: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轻狂书生王子 发表于 2012-9-12 17:42
什么样的书啊

去当当豆瓣看撒
想知道小甲鱼最近在做啥?请访问 -> ilovefishc.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鱼C工作室 ( 粤ICP备18085999号-1 |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585号)

GMT+8, 2024-11-21 23: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