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_^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序列是什么 
是集合、列表、字典、元组、字符串的统称 
特点: 
(1)都可以通过索引获取每一个元素 
(2)第一个元素的索引都是0 
(3)都可以通过切片的方法获取一个范围 
(4)都有很多共同的运算符 
c.分类 
(1)根据是否可以更改可分为可变序列和不可变序列 
如字符串、元组,都是不可变序列,而列表是可变序列。 
 
 
 
2.各种能作用于序列的运算符与函数 
(1)加号:+ 
表示两个序列之间的拼接 
(2)乘号:* 
表示序列的重复 
 
2.对象的id值 
对象在Python中有三个基本属性:唯一标识、类型、值通过BIF内置函数:id()。我们可以看到对象的唯一标识。 
理解一下,顾名思义,唯一标识是唯一的标识。所谓唯一,就是只有一个,一个对象只有一个定制的唯一标识,如果唯一标识不同,对象大概率被“狸猫换太子”了。 
 
3.对象的同一性运算符与包含运算符 
复习一下id值的概念,很容易得出,如果想要检测两个对象是不是同一个对象。只需要比对id值就够了。这一点,Python做的很贴心,提供了两个运算符:is、is not。前者检测是不是同一个对象,后者检测是不是不是同一个对象,正好相反。 
还有in和not in运算符,用途是检测一个对象在不在序列之中。跟前面一样,not in检测用途是检测一个对象是不是不在序列之中。 
 
4.del语句 
用于删除一个或多个指定的对象。 
这个跟空序列可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是将序列的值变成False,del则是直接把对象“噶了” 
多个也是依葫芦画瓢就行了。 
 
5.序列相关的一些函数 
a.列表、元组和字符串的相互转换 
        w (1)list() 将可迭代对象转换成列表 
        w (2)tuple() 将可迭代对象转换成 将可迭代对 
        w (3)str() 将可迭代对象转换成列表 
b.对比传入的参数,返回最小值和最大值 
        w (1)min() 返回最小值 
        w (2)max() 返回最大值 
        ˉ 小技巧:设置default参数,结果返回default参数中的内容,格式是default = 参数 
 c.len() & sum() 
(1)len() 返回对象长度或项目个数,但其有限度,32位平台通常是2 ** 31 - 1,64位平台则是2 ** 63 - 1。 
(2)sum() 计算求和,还有一个start参数,指定求和计算的起始值。 
d.sorted() & reversed 
        w (1)sorted() 创建一个全新的列表,并对原来的列表进行排序,与sort的原地排序不同,并支持reverse参数(排序后翻转:reverse = True)和key参数(传入函数名,可干预排序算法:key = 函数名) 
        w (2)reversed() 返回参数的反向迭代器 
e.all() & any() 
        w (1)all() 判断可迭代对象是否所有元素的值都为真 
        w (2)any() 判断可迭代对象中是否存在某个元素的值为真 
f.enumerate() 
        2 Enumerate() 
        ► 划重点了! 
返回一个枚举对象, 
它的功能就是将可迭代对象中的每个元素及从 0 开始的序号共同构成一个二元组的列表。(官网抄的) 
好吧,说人话,就是返回一个列表,将原对象里的元素(谐音:原神 https://ys.mihoyo.com/) 加上它的序号构成的一个元组,默认从0开始,举例: 
genshin = ["你的影月月","莴苣某人","米哈游","提瓦特"] 
list(enumerate(genshin)) 
因为直接调用会生成一串我们暂时无法理解的字符,所以要转换成一个列表。 
也可以修改起始值: 
List(enumerate(genshin,1)) 
这样子就会从一开始索引。 
 
注:因为是在OneNote上做的,粘贴过来有些地方有点小问题,请谅解。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