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10-27 22: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楼为最佳答案
 这个题目可以使用循环链表来解决。首先,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循环链表,其中每个节点表示一个人,并且节点的值表示人的编号。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循环来模拟报数的过程。在每次循环中,我们从当前节点开始,依次报数,当报到 n 时,就将该节点从链表中移除,并将该节点的值输出。然后,我们继续从下一个节点开始,重复上述过程,直到链表中只剩下一个节点为止。
具体的实现步骤如下:
1. 创建一个循环链表,并初始化每个节点的值为对应的人的编号。
2. 定义一个变量 count,用于记录当前报数的次数。
3. 定义一个变量 current,用于表示当前节点。
4. 使用一个循环,循环条件为链表中节点的数量大于 1。
5. 在循环中,首先将 count 加 1。
6. 如果 count 的值等于 n,则将当前节点从链表中移除,并输出该节点的值。
7. 否则,将 current 指向下一个节点。
8. 重复步骤 5 到步骤 7,直到链表中只剩下一个节点。
9. 输出最后剩下的节点的值。
下面是具体的代码实现:
- class Node:
- def __init__(self, value):
- self.value = value
- self.next = None
- def josephus(m, n):
- # 创建循环链表
- head = Node(1)
- current = head
- for i in range(2, m + 1):
- new_node = Node(i)
- current.next = new_node
- current = new_node
- current.next = head
- # 模拟报数的过程
- count = 0
- current = head
- while current.next != current:
- count += 1
- if count == n:
- # 移除当前节点
- print(current.value)
- current.next = current.next.next
- count = 0
- else:
- current = current.next
- # 输出最后剩下的节点的值
- print(current.value)
- # 读取输入
- m, n = map(int, input().split())
- # 调用函数
- josephus(m, n)
复制代码
以上代码中,我们使用了一个 Node 类来表示链表中的节点。首先,我们创建了一个头节点 head,并将其初始化为编号为 1 的人。然后,我们使用一个循环创建了剩下的节点,并将它们依次连接到链表中。最后,我们将最后一个节点的 next 指向头节点,从而形成了循环链表。
接下来,我们使用一个循环来模拟报数的过程。在每次循环中,我们首先将 count 加 1,然后判断 count 是否等于 n。如果等于 n,则将当前节点从链表中移除,并输出该节点的值。否则,将 current 指向下一个节点。重复这个过程,直到链表中只剩下一个节点。最后,我们输出剩下节点的值。
希望能帮到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