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11-5 23: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代码实现了一个小根堆的功能,但在使用时出现了问题。根据给出的评测记录和输入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输出结果与预期不符。下面我将逐步分析代码中的问题。
首先,我们注意到在类 _heap 的定义中, size 被声明为 public 成员变量,但没有进行初始化。这可能导致在使用 size 时出现未定义的行为。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将 size 的声明和初始化放在 _heap 的构造函数中。
其次,我们来看 push 函数的实现。在向堆中插入元素时,我们首先将元素插入到 Heap 的末尾,然后根据小根堆的性质进行调整。但是,在调整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变量 p 来表示当前插入元素的索引,但没有更新 p 的值。这导致在后续的循环中, p 的值始终保持不变,导致无法正确进行调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在每次交换元素后更新 p 的值。
接下来,我们看 pop 函数的实现。在弹出堆顶元素时,我们首先将堆顶元素与最后一个元素交换,然后根据小根堆的性质进行调整。但是,在调整的过程中,我们没有考虑到堆的大小 size 可能为 0 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直接返回,而不进行调整操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在函数开头添加一个判断条件,如果 size 为 0,则直接返回。
最后,我们来看 main 函数。在读取输入数据时,我们没有对 op 进行验证,这可能导致在输入不合法的操作时出现错误。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在读取 op 后添加一个判断条件,如果 op 不是 1、2 或 3,则直接跳过当前循环。
综上所述,以下是修正后的代码:
经过以上修正,代码应该能够正确地实现小根堆的功能了。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