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写的两组类似代码分别是:
代码1:score = input("请输入分数(输入e退出):")
while score != 'e':
score = int(score)
if score < 60:
print("D")
elif score < 70:
print("C")
elif score < 80:
print("B")
else:
print("A")
score = input("请输入分数(输入e退出):")
代码2:score = input("请输入分数(输入e退出):")
while score != 'e':
score = int(score)
if score < 60:
print("D")
if score < 70:
print("C")
if score < 80:
print("B")
else:
print("A")
score = input("请输入分数(输入e退出):")
这两段代码看似很相似,但实际上有一个细微的差别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在代码1中,我们使用了`if-elif-else`语句来判断分数的等级。这意味着只有满足第一个条件时才会执行,如果满足了第一个条件,后面的条件将不会被判断。
而在代码2中,我们使用了独立的`if`语句来判断分数的等级。这样的话,每个`if`语句都会被依次判断和执行,导致可能出现多个等级的打印输出。
所以,当输入分数为80时,在代码1中会输出"A",而在代码2中会输出"B"和"A"。这就是两段代码行为不同的原因。
所以,如果你想要实现正确的分数评级程序,请使用代码1的写法。即使用`if-elif-else`语句来判断分数的等级,并确保只打印出其中一个等级。
以上回复来自 FishC AI 小助理,如未能正确解答您的问题,请继续追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