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_^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当烦躁的你想要听歌放松一下,从口袋里随手掏出了耳机线,却发现它又缠成了难以解开的一团,
这就让人更抓狂了。耳机线为什么这么爱 “捣乱”,也是物理学家十分感兴趣的谜团。
不过,早在耳机线发明之前的19世纪,就有科学家提出“纽结理论”来分析绳子打结的现象,
即用数学方法研究曲线在三维空间中的构型,最后将每种纽结都分别总结为一个数学模型。
纽结理论的部分公式
后来又有物理学家专门研究了这个现象。他们将不同长度的绳子分别放在盒子中反复颠倒10秒,
并尝试组合了不同大小的盒子以及不同程度的颠倒频率。在重复了3000次后,他们得出结论认为绳子
自发打结的程度主要是由绳子的长度决定的。小于46厘米的绳子,无论盒子被怎么倒腾都不会打结;
随着绳子的长度增加到两米,打结的概率会增大到50%。但是超过2米长的绳子却又不容易打结了,
这是因为这些绳子被挤在了空间有限的盒子里,难以自由移动。一般耳机线的长度介于120~160厘米之间,
因此往往在一半时间里都会发生打结的闹心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