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_^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H9enRy 于 2014-8-9 00:42 编辑
几乎所有编程语言中都提供了"生成一个随机数"的方法,也就是调用这个方法会生成一个数,我们事先也不知道它生成什么数。比如在.Net中编写下面的代码: [backcolor=white !important][size=1em] | [size=1em][size=1em]Random rand = newRandom();
[size=1em]Console.WriteLine(rand.Next());
|
运行后结果如下: Next()方法用来返回一个随机数。同样的代码你执行和我的结果很可能不一样,而且我多次运行的结果也很可能不一样,这就是随机数。 一、陷阱 看似很简单的东西,使用的时候有陷阱。我编写下面的代码想生成100个随机数: [backcolor=white !important][size=1em][size=1em]1
[size=1em]2
[size=1em]3
[size=1em]4
[size=1em]5
| [size=1em][size=1em]for(int i=0;i<100;i++)
[size=1em]{
[size=1em] Random rand = new Random();
[size=1em] Console.WriteLine(rand.Next());
[size=1em]}
|
太奇怪了,竟然生成的"随机数"有好多连续一样的,这算什么"随机数"呀。有人指点"把new Random()"放到for循环外面就可以了: [backcolor=white !important][size=1em][size=1em]1
[size=1em]2
[size=1em]3
[size=1em]4
[size=1em]5
| [size=1em][size=1em]Random rand = newRandom();
[size=1em]for(int i=0;i<100;i++)
[size=1em]{
[size=1em] Console.WriteLine(rand.Next());
[size=1em]}
|
运行结果: 确实可以了! 二、这是为什么呢? 这要从计算机中"随机数"产生的原理说起了。我们知道,计算机是很严格的,在确定的输入条件下,产生的结果是唯一确定的,不会每次执行的结果不一样。那么怎么样用软件实现产生看似不确定的随机数呢? 生成随机数的算法有很多种,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就是 "线性同余法": 第n+1个数=(第n个数*29+37) % 1000,其中%是"求余数"运算符。很多像我一样的人见了公式都头疼,我用代码解释一下吧,MyRand是一个自定义的生成随机数的类: [backcolor=white !important][size=1em][size=1em]1
[size=1em]2
[size=1em]3
[size=1em]4
[size=1em]5
[size=1em]6
[size=1em]7
[size=1em]8
[size=1em]9
[size=1em]10
[size=1em]11
[size=1em]12
[size=1em]13
[size=1em]14
[size=1em]15
[size=1em]16
| [size=1em][size=1em]class MyRand
[size=1em] {
[size=1em] private int seed;
[size=1em] public MyRand(int seed)
[size=1em] {
[size=1em] this.seed = seed;
[size=1em] }
[size=1em]
[size=1em] public int Next()
[size=1em] {
[size=1em] int next = (seed * 29 + 37) % 1000;
[size=1em] seed = next;
[size=1em] return next;
[size=1em] }
[size=1em]
[size=1em]}
|
如下调用: [backcolor=white !important][size=1em][size=1em]1
[size=1em]2
[size=1em]3
[size=1em]4
[size=1em]5
| [size=1em][size=1em]MyRand rand = newMyRand(51);
[size=1em]for (int i = 0; i < 10; i++)
[size=1em] {
[size=1em] Console.WriteLine(rand.Next());
[size=1em] }
|
执行结果如下: 生成的数据是不是看起来"随机"了。简单解释一下这个代码:我们创建MyRand的一个对象,然后构造函数传递一个数51,这个数被赋值给seed,每次调用Next方法的时候根据(seed * 29 + 37) % 1000计算得到一个随机数,把这个随机数赋值给seed,然后把生成的随机数返回。这样下次再调用Next()的时候seed就不再是51,而是上次生成的随机数了,这样就看起来好像每一次生成的内容都很"随机"了。注意"%1000"取余预算的目的是保证生成的随机数不超过1000。 当然无论是你运行还是我每次运行,输出结果都是一样的随机数,因为根据给定的初始数据51,我们就可以依次推断下来下面生成的所有"随机数"是什么都可以算出来了。这个初始的数据51就被称为"随机数种子",这一系列的516、1、66、951、616……数字被称为"随机数序列"。我们把51改成52,就会有这样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