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_^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Mikel 于 2015-4-9 07:14 编辑
" P# b7 C4 \- {
& m: T; q" ^; W0 a2 m! u' P/ E1 —— 构造函数(1) 全文转自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279432-1.shtml 的花8
* N% {5 n. O) m4 E) A. B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小鸟,大冬天一个人飞。天气太冷了,小鸟都冻僵了,bia-ji从天上一头栽下来摔到地上。这时候路过一头牛,这牛走到小鸟头上 pu 拉了一坨,pia 糊小鸟身上了。就跟盖了个热乎的大棉被一样,小鸟在屎堆里躺着热乎呀,马上就醒过来了,舒服的她一点都不想离开还张嘴就唱上歌了。结果这时候来了一只猫,听到鸟叫miao的一声扒开牛屎捞出小鸟就吃掉了。你听懂没?”. _ y! S$ p! [; `4 l4 ^8 j$ T" G
董延明给自己的侄子讲这个故事,讲的侄子面红耳赤。董延明接着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三件事情,第一,在你头上拉屎的不一定都是敌人,第二,把你从屎堆里拉出来的不一定都是朋友,第三,你都掉屎堆里了,能不能闭上你的鸟嘴。”- X1 g; `( L) J
侄子今年大学毕业,学的也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结果对着电脑显示器连hard disk都不认识,如果不是自己的侄子董延明一定问候他母亲。: A" ]. V& {5 W8 D# Q( a6 t9 b4 ~! s
侄子心高气傲一心创业,滔滔不绝的描述自己的蓝图,这无疑刺激到了董延明。他努力追忆自己的大学时光可是总是想不到身边有哪个人能跟自己侄子的状态匹配上,他摇头晃脑拍着侄子的肩膀说,“都是那个二B《奋斗》把你害了呀。”
0 P; ] v0 l' w4 k
) z* ~ u2 N5 S, s8 g 董延明小时候是四里八乡远近闻名的神童,长大后成了泯然众人,成了全国几百万普通IT从业者的一员。他有时候努力去挖掘自己不同于常人的地方,挖地三尺的结果总是一无所获,终于在他25岁的时候认同了自己的平庸,从此八风不动的坚持做程序员这条大多数人认为的死路。! [, v5 P, ?% A4 `, K, V) k( ^% p$ b
5 p" E6 {$ ]" R- g 他上高中的时候不会想到自己会做程序员,当时莫说程序,就连电脑都没有摸过,偶尔去过电脑培训的地方看到黑黑的dos界面便产生了一种恐惧,别人让敲键盘也缩手缩脚,结果把与键盘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一直保留到了大学。- }& \+ C2 p- f# l
2 t: a* N- a1 p6 A% j% {% s 董延明考上高中的时候成绩很高,不过于很多自诩聪明的孩子一样,大家都选择了不学习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智商,结果有智商高的证明成功了考上了好大学,有智商低的就像董延明众望所归考上了一所二流的大学。% F& I. G H: N' Y3 l7 ?7 X( _
董延明高考那一年是后填志愿,同学们都是全家老小戮力同心填志愿、估分忙的不亦乐乎,董延明却告诉他妈不用去学校一起填志愿了,董妈妈是农村妇女除了清华大学之外也没听过别的大学了,她也清醒地知道儿子上不了清华,索性放给儿子自己去填。于是董延明一手志愿单一手招生简章在墙角坐着胡乱的勾画着,心里想的全都是“向隅”这个词。
9 r- H b& ^" b2 d & u' F9 `, o% D9 ^& z
等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下到他手中的时候他愣住了,打开一看更愣住了,“老天爷啊,你在玩我吗?我有填这个学校吗?还有这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我有选择这个专业吗?”
/ m3 r: {( g& z& U
9 P4 P9 P, Z8 o 董延明的大学跟省内一所全国赫赫有名的大学名字接近,若干年后董延明已经学会了介绍出身时只介绍相同的那一部分——有意识的误导别人也是抬高自己的一种手段。但在当年,小董却恨透了名字相近的这一部分,就因为几字之差让他没有勇气在人前大声说出自己的学校。0 s6 |3 H8 n. i. n
董延明99年入的学,那时候互联网方兴未艾,街面上的网吧也是凤毛麟角,只有学校里的网络教室是网络触角在小董生活里的唯一延伸。董延明那时候连打字都不会就跟人家一起上网去。当时小董的大学课程还有计算机实践课,课堂上大家都用一个软件练习指法——“ZF练习”,打出20的成绩就能及格,小董却总是在10左右晃悠,而且敲击键盘的声音逐级升高技惊四座。% D/ T, b, b7 u% M% j5 k
! ~$ _* O4 l& c% H2 U, c- [$ ] 董延明和桑军、龚明明一起上网,上网的主要起因是龚明明买了本当年的《电脑爱好者》杂志,三个人可以对照的杂志中的推荐文章一步一步的注册邮箱,这在当时似乎是件了不起的大事。注册的过程花了可能一个小时吧,成功之后三个人居然紧张的满头大汗,多少年后三个人无论怎么回忆也不明白当初怎么会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注册邮箱,究竟哪一步出了问题是想不出来了。而且那时候网络很奇特,发信居然有隔了一个月才收到的时候,这也让三个人对上网产生了怀疑——究竟上网有什么好的?
3 G/ H0 A3 v9 r& j, z0 y
3 _8 z. N4 N8 L7 ^4 f 网络教室上网要2.5元,普通计算机教室2元,后来三个人就转移去了普通教室,不是钱的事情,是那里面电脑里都装了星际争霸和三国群英传2,哦,还有龚明明最喜欢的梦幻西餐厅。, U% K: ~( R( u" Q' T$ |, x4 b
( S) P6 l9 z/ D, g8 T 后来有一期的《电脑爱好者》杂志登了一个新软件的申请流程,龚明明就又拉着两个人去网络机房,那个软件叫OICQ,宣传语是“oh,I seek you”。三个人居然再次对照流程申请了不下10遍才成功,成功后三人顿时对互联网肃然起敬对文章作者五体投地,原因是某伟人的那句话“科学的道路上来不得半点马虎”,他们刚才总是忘了这个步骤错点了那个按钮最后侥幸注册成功,可见互联网上是来的不得半点马虎,写文章的人何其NB啊。
8 T* m2 [" M( E / W6 h+ `* l( ?. A# R1 _' H
龚明明拍着网络教室的电脑说,“这破机器太破了,顶多586,我们家那台是686比这台好用多了,要是注册这个东西一注册一个准。”# T) C& E$ Y6 P2 o1 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