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8-7 21: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1.计算机只能直接识别0和1
2.机器语言
3.编译
4.对于编译型语言,开发完成以后需要将所有的源代码都转换成可执行程序,比如 Windows 下的.exe文件,可执行程序里面包含的就是机器码。只要我们拥有可执行程序,就可以随时运行,不用再重新编译了,也就是“一次编译,无限次运行”。在运行的时候,我们只需要编译生成的可执行程序,不再需要源代码和编译器了,所以说编译型语言可以脱离开发环境运行。
对于解释型语言,每次执行程序都需要一边转换一边执行,用到哪些源代码就将哪些源代码转换成机器码,用不到的不进行任何处理。每次执行程序时可能使用不同的功能,这个时候需要转换的源代码也不一样。因为每次执行程序都需要重新转换源代码,所以解释型语言的执行效率天生就低于编译型语言,甚至存在数量级的差距。
5.不能,C语言不能实现跨平台
6.官方需要针对不同的平台开发不同的解释器,这些解释器必须要能够遵守同样的语法,识别同样的函数,完成同样的功能,只有这样,同样的代码在不同平台的执行结果才是相同的。你看,解释型语言之所以能够跨平台,是因为有了解释器这个中间层。在不同的平台下,解释器会将相同的源代码转换成不同的机器码,解释器帮助我们屏蔽了不同平台之间的差异。
7.qin men chen di ren chi fan shi fa dong jin gong
亲们,趁敌人吃饭时发动进攻
8.在莫尔斯电码里,字母表里的每个字母都与一个点划序列相对应,正如下表所示。
在这个表中,每个字母由一系列的“点”和“划”来表示。心丶晴 21:35:38简单且短促的编码,被分配给字母表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字母,心丶晴 21:36:17而不太常用的字母,比如Q和Z,则被分配以较长的编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