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网红,人有多红,就有多少人眼红!
为什么?
一个字!
钱!
网红多有钱?
PAPI酱一条贴片广告2200万不说,直播睡觉的主播被王思聪直接打赏七万,月收入破百万的主播数都数不过来。
▼
“咪蒙”的鸡汤,“会长”的八卦,毒sir的“嘴炮”,每个百万粉丝网红背后躺着的都是白花花的现金。
连郎咸平都嚷着要做“经济学领域的谢霆锋”,毕竟轻轻松松就有大堆大堆的钱落袋了。
惹谁谁不眼红?
不说别的,网红这条路让很多没有“资源”,没有“关系”的人,可以直接推出自己,用自身才华去抓粉丝,光这一条,我就点赞支持!
现在的“网红”,不管是颜值、摆拍、翘首弄姿或者是吐槽、鸡汤、恶搞自黑,大部分还在追求的是眼球效应,都定位在向粉丝“献媚”寻求认同的阶段。
当然这样做经济上是能最快变现的。
我关注“网红”的一个原因是:我认为应该至少还有一种“网红”,它来自于最需要支持的创新、科技界,靠学识、能力、智慧、经验把粉丝聚集起来,组成经济效应,我把这类网红叫“知识性网红”。
前段时间体验了一个软件,叫“在行”,创始人是果壳网的姬十三,创始人本身就是网红,当年《姬十三征婚事件》刷爆了科技圈的网络。
“在行”主打知识服务领域下的C2C共享经济,可以说是知识技能“领域”的淘宝。和现在市面上大多社交APP相比,在行“奔跑”的速度堪比《疯狂动物城》里的树懒,一个字“慢”。
当然这也是源于本身的业务局限:低频、非标,条条致命,已经有无数前浪死在沙滩领域,可姬十三却说:“我对“在行”是有野心的,也有耐心。”在老姬看来,在行能活下去的原因,正是因为“跑得慢”!?
作为一个创始人,杀入尸横遍野的社交O2O领域,竟然靠“跑得慢”而活,这是为什么?
做网红难,做知识网红就更不用说了,作为知识网红的始祖,又能否成功复制自己的经验?
我觉得挺值得说一说。
8000个知识网红能不能干翻一个Papi酱先来看看果壳网推的这个O2O服务,“在行”,知识技能共享平台,学员通过付出一部分的费用便可享受到相关领域行家的经验分享,行家也能在平台上收获金钱以及“人脉”。我刚看了看专家人数,仅北京区大概就有5000人了。
那么问题来了:5000个知识网红,能不能干翻一个Papi酱?
如果这个问题放到1个月前,我会肯定的说:“不可能!”
有句话很有意思:“日本AV女优的今天,就是中国网红的明天!”讲的是日本经济泡沫时期,某些顶级AV女优的出现,迅速推动AV行业迅速发展。从业人数、生产影片、录像销售全部迎来黄金时代,本质来说现在的网红也是一样。
为了吸引眼球,不雅话语和画面基本是满天飞。不管影评、金融、时事,得敢露,得言语挑逗,才能有粉丝。
“网红”的趋势是往低俗化、大众化发展的。而只有抓住这种趋势的网红才能成为“顶尖”网红。
虽然我一直坚信“网红可以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一个闪光点,但不可以成为重心。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始终是那些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组织架构和生产方式的创新和创造。”
所以,如果一个月前你问我这个问题,我肯定回答:“金字塔结构下,一个“顶尖网红”(非知识性)轻松碾压1万个底层玩家。”
毕竟“颜值是第一生产力”在中国绝对不是空话,靠颜值被打赏1000万也有可能,但“知识”,万元的打赏已经极其罕见了。
很高兴我被打脸了 ( ̄▽ ̄///)
高中物理辅导老师王羽,最高时薪是25000元,这个月收入是二十几万!
霍金开微博,1小时吸粉30万!发出第一条微博后才一天时间,就已经细粉近300万。
我翻了下在行,收入有几万十万的还不少,见人次数最多的“诸葛思远”居然有50多万。
▼
更有时薪快赶上主播的这几位:
▼
看来知识和科技还是有机会碾压娱乐的!
但问题是“如果知识的打赏是下一个痛点,那在行凭什么能打造知识型网红?”
把O2O非标打造成爆品的三个狠招“知识网红”,其实就是商务社交。“在行”能活下来,并且活的很不错,我其实感到很意外。毕竟之前连谷歌也做过类似的项目,结果都不了了之。在O2O标品都死的一趟糊涂的时候,“在行”居然还上央视做了报道,有点门道。
在我看来,“在行”打破僵局,将O2O非标品做成爆品背后有这三个狠招。
1、先专注一个领域
在行很聪明,坚持做重运营的O2O模式,同时牢牢锁定科技创新领域。
“这块面包就是这样,谁能快速聚拢一批有经验的行家,谁就占据先机。就好象,大家都玩儿过游戏,在游戏里面谁的兵种快速的升级是游戏最重要的核心。”姬十三说,在行把住了这个细分领域的第一入口。
相较于其他平台,在行将价值匹配做到了极致。
对行家,在行在科技创业领域,能最快,最多的收获高素质学员,除了收获金钱的价值,更潜在的是,还能尽享社交带来的人际拓展。
而对学员:迅速的找到渠道进行经验的获取,大大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成本。
2、非标也要标准化操作
哪怕是非标品,也要标准到能标准的每一细节,拿最简单的上传照片来看:“让行家自己上传,太乱,大量职业人士没有一张拿得出手的好照片,所以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在照片这件事情上,怎么样让不同城市不同摄影师拍出来的照片风格比较接近,怎么控制每张照片的成本,怎么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拍出来的照片和谐,怎么让那些会拍照和不会拍照的人看起来和谐。”姬十三介绍到。
通过统一照片达到优化产品的目的,至少相较同类产品,能更快的脱颖而出,在姬十三看来,这个进步可以让很多行家有了小小的收获。就像Airbnb在早期为房屋拍照带来很多好处一样,虽然做起来很重,但价值很大。
这种标准化操作,让在行拥有超百万用户,已开通九座城市。
3、用巧妙定位打破低频魔咒
在行把自己定位在“经验交谈”而非咨询平台,这点实在非常聪明,如果定位“咨询平台”,因为咨询行业是几十万到百万级、千万级费用的发生,交付的时候,咨询公司一定要你一个解决方案。这个事情的压力就太重了,定位过于专业,专家需要慎重肯定没法高频活跃。而“经验交谈”就不同了,谁都能谈,反而打破了低频这个最大的魔咒。
为什么是“在行”爆发而不是其他当然,“在行”同类竞品也很多,但为什么最终是“在行”上了央视。我认为这正向姬十三所说的,因为在行“跑得慢”“铺得稳“,你去看下在行的平台:
1、行家质量很高:第一批行家大都是创始人或者高管,为后续行家的拓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来入驻的行家都是有同行业至少5年以上工作经验;
2、种子用户定位精准:“在行”一开始是专门为互联网人打造的O2O平台,产品初期聚焦了特定互联网创业人群,这部分人群对新鲜事物接触度较高,也乐于传播;
3、“果壳网”背书:背靠果壳,筛人上实行严格的“地推式”审核,另外运营商体系比较成熟稳健,保证了整个平台的基调。
如今这个赛道上虽然已聚集了至少数百家团队,但在目前,在行是遥遥领先的。
以前企业家和职场人士进行商务社交主要靠混圈子,现在逐渐归于务实。去中心、去权威、接地气的碎片式群聚社交成为主流,可以说谁能率先解决这个领域O2O平台中社交中介的应用问题,谁就将从乱战中脱颖而出。
非标是未来的机会,但把非标的产品控制好,很难。今天的在行,之所以能够活下来,正是因为它“跑的慢”。
对这种超级非标的O2O平台,前期口碑远远重于流量,什么人不进来比什么人都进来更重要。
先活下去,再好好活,未来至少是家10亿美金之上的独角兽。
最后,做个小调查
你想成为知识网红吗?
你看好在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