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一个靠“打脸”成为爆品的案例。
不知道看什么电影怎么办?
网上一搜,简介里、海报上都是各种好,太不客观。现在还好,国内有豆瓣打分,有不错的推荐作用。
比如,继贱人英雄《死侍》之后堪称又一颠覆三观之作的《自杀小队》在豆瓣上得到了6.4分,算及格了吧!
▼
可是在国外一影评网站上,按照百分制计算,才26分,结果有粉丝就不高兴了,联名请愿要求关闭该网站,理由是“它上边的评论总给DC拓展宇宙的电
影不合理的差评”。
如果说豆瓣上喷子多,啥片子都有人在哪骂,国外这网站也是赤果果地piapia打脸。
要知道豆瓣2005年才加入电影的栏目,给《自杀小队》26分的这个影评网站,算是跟腾讯公司同岁,比QQ早生了半年。
Rotten Tomatoes,烂番茄!职业打脸18年!
▼
[b]
一张电影海报,一个专注打脸却被文娱巨头争抢的网站[/b]
烂番茄的创始人是几个华裔。前CEO兼创始人之一是Patrick Lee(后排左二,格子衬衫的是第一创始人Senh Duong,烂番茄前首席运营官),一个ABC,毕业于伯克利大学,也是一个连续创业者,一手打造过6家公司,烂番茄是第三家。
▼
在创办烂番茄之前,他有一个自己的创意团队。有一次,工作室的创意总监看到一张电影海报,心生感慨,做宣传的永远都说自己的好,普通人看完才知道片子烂,跟坑钱没啥区别。
▼
他们想改改这事儿,把所有影评人的客观评价都放出来,给普通观众做个客观全面的参考也好,少花点冤枉钱。
至于“烂番茄”,是早就有的一个词,来源于轻歌舞剧(vaudeville)时期,观众在演出不佳时会往舞台上扔掷番茄和其他蔬果。
虽然一开始是抱着做着玩的态度,但是随着皮克斯动画电影《虫虫特工队/A Bug’ s Life》的大胆尝试,烂番茄声名鹊起。
▼
赶上经济危机,美股大崩盘,有刚刚投资的投资人选择了退资。烂番茄的几个创始人裁员,自己减薪,给剩下的员工期权,其实一共只有7个人了。Patrick Lee把租住的公寓都退了,在公司桌子下睡了6个月的睡袋。
但是风雨过后,竞争对手死了个七七八八。
烂番茄逐渐走上正轨,实现了盈亏平衡之后,经过经济危机洗礼的创始团队决定将网站出售,而后几经转手,烂番茄也在快速成长着。2004年,全球规模最大的游戏娱乐媒体IGN成了烂番茄第一个东家,过程中还差点被谷歌翘竹杠,后来2005年IGN被新闻集团收购,2010年又被电影交流平台Flixster收购,2011年华纳兄弟又收了Flixster。今年初,NBC环球娱乐公司旗下票务网站收购了Flixster和烂番茄。
准确地说,烂番茄是影评集成网站,并不是网站自己给电影打分,影评来自于影评人,观众也可以打分。
烂番茄在电影界影响力极大,集结了整个行业专业和半专业人士的直观评论,一部电影可能在未上映前就爆火,也有可能就毁在这儿了。
关键看脸被打成啥样儿!
[b]
靠“打脸”打造品牌[/b]
比骂人还狠的是什么?打脸,当着全世界的面打脸!
名字叫“烂番茄”,就是冲着光鲜亮丽的电影海报打脸去的。
1、正反面一起打
烂番茄的团队把评价电影这件事搞得很有趣。
烂番茄上的电影得分是由两部分构成的。第一部分是番茄指数Tomatometer,这部分是由专业影评人给出的,好评用红色番茄,差评绿番茄。
整体评分要达到红番茄的标准,好评率至少在60%以上,59%及以下就是绿番茄,显示的还是一个被摔烂的样子。
▼
番茄指数达到75%以上,就能够获得网站给予的“新鲜认证”。打脸虽然失败,但这符合网站初心,就是要给普通群众挑出好电影嘛,一对比,被打的就更显惨了。
▼
第二部分是观众打分,一部电影获得3.5星及以上的评价,会显示一个满的爆米花桶,如果爆米花桶倒了,那就是不到3.5星。当年票房爆火的《人在囧途之泰囧》,惨不忍睹。虽然老外的笑点不同可以理解,但是这打的确实太惨了。
▼
2、更专业,一边打脸一边贴金
光打没劲,显得不够专业,不够正式,打的目的是为了让群众看好电影,让电影公司生产更好的电影。烂番茄很正式地设立了奖项,以兹鼓励,根据影评数量和烂番茄新鲜指数评选每年的最佳影片,被形象地称为“金番茄奖”。
Patrick Lee说,想拿这奖可比奥斯卡奖还难。
2015年,《疯狂的麦克斯4》虽然没拿到金球奖,但是却凭借97%的烂番茄新鲜度和333条影评(现在已经344条)拿下最佳,获得金番茄。
▼
从本质上来说,这个奖是那些众多专业影评人和观众颁给影片的,烂番茄只是给它冠了个名,只不过与奥斯卡奖评选的标准和流程不同,Patrick Lee说这奖比奥斯卡奖还难拿,还真不是吹牛逼。
这个奖是很受业内认可的,这代表了一部电影在市场上的口碑。
好莱坞对烂番茄的打脸也是真爱,上映前的预告片在烂番茄上博一个红番茄,首映票房基本不用愁了,然后再加上满桶的爆米花,后续票房增长也不怕乏力了。
烂番茄的品牌影响力就这样建立了起来,说是打脸,其实是一件很专业的事业。
[b]
[/b]
最狠一招:依靠社交导流,但不做社交
为了打出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质量,烂番茄团队和很多知名媒体品牌建立了媒体合作关系,比如好莱坞的行业报纸《每日综艺》(Daily Variety),《好莱坞报道》(TheHollywood Reporter),还有谷歌,足以让整个电影行业给与其足够的重视。
如何导入流量,纯靠人们自己主动去登录烂番茄网站肯定不行。所以Patrick Lee带着团队做SEO,还用过电影评论查询引擎(MRQE)来获取烂番茄的影评连接,再把数据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并参与。随着网站功能越来越完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烂番茄团队维护网站的人工编辑一度从10个人减少2个。
邮件订阅、论坛、用户评价,甚至是游戏评价功能后续都慢慢加入了进去。
若论导流,最强大的武器非社交网络莫属,但是烂番茄并没有自己做社交,因为这样既费时费力,又影响其在本专业内的投入,效果未必好,反倒是借用现有的社交网络更加实际高效。
2010年初,被Flixster收购后,烂番茄便和Facebook拉上了关系。当然这时候创始团队都已不在其中了。
在Facebook的帮助下,烂番茄自己也搞了一个社交工具,为的是根据用户的喜好和来自他们朋友的电影评论进行个性化推荐。
同时还将Facebook的即时个性化计划结合了进来,也就是说烂番茄的用户可以直接看到他们在Facebook上的好友发布的电影评论。
并且这种合作并不涉及用户的私人信息,用户却能够在无数的电影评论和推荐中快速得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而对于广告主来说,烂番茄可以根据用户的性别和广告的主题进行有相关性的信息推送。
与社交平台的合作立竿见影,当时就让烂番茄网站和移动端的月度浏览人次数超过了3000万。
从建立之初至今,烂番茄的网站也几经迭代更新。
1999年8月
▼
2002年12月
▼
2011年12月
▼
2016年
▼
从最初的略显幼稚,到现在的专业成熟,虽然几经转手换东家,烂番茄这个产品的专注性始终保持着。
就如多次创业的Patrick Lee所说,“我感觉现在的创业者太关注钱了,在公司很早期的时候就在大谈估值、期权,创业者应该先把一个产品做好再谈钱。”
▼
“新的永远不是你的想法,付诸实际之后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