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_^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今天 V7 发布后,我只能说:
V7最大的亮点,也是几乎唯一的实质性亮点,是“草稿模式”。
渲染速度提升10倍,这对需要快速迭代的创作者来说,确实是个实用的功能,它解决了效率问题,让试错成本降低。
但除此之外,语音模式的加入,让人摸不着头脑。是为了紧跟“多模态”的时髦概念吗?
对于讲究精确控制的图像生成而言,这更像是一个为了“言出法随”而“言出法随”的设计,显得有些脱离实际创作需求。
至于生图质量的提升,客观来说,Midjourney V7确实在细节呈现和真实性方面有一定进步。
细节更加丰富,画面质感更加贴近真实场景。然而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V6版本的细节表现已基本足够,这种预期之内的提升,并未带来显著的体验突破。
而追求真实的路线,反而冲淡了Midjourney过去独特的艺术特色。过往Midjourney之所以能够迅速成为行业标杆,正是凭借那种兼具艺术感与适当虚构感的画面表现,而非简单地去还原真实。
如今,在市场潮流的影响下,它反而失去了一部分属于自己的特色。
最让我不解的是:
没有任何一款伟大的产品是由用户投票设计出的,可以听取意见,但如果只依赖用户反馈,那太糟糕了。
而且,社区中的用户大多是专业 AI 艺术家,相较于潜在的更广阔市场,终究只是少数。
作为一家商业公司,仅仅围绕这部分“铁粉”的需求来规划产品迭代,是否显得过于短视和保守?
是否意味着放弃了吸引更广泛用户群体、拓展应用场景的可能性?
当竞争对手们都在努力降低门槛、几句自然语言就能生成惊人的图片时,V7官方仍然告诉用户“新的模型需要新的prompt,你们要学习,要适应这个过程”,无力吐槽。
从这个角度看,V7 与现在的 ChatGPT 等新型生图工具已经不是在一个级别了。
我至今记得第一次遇见Midjourney时的震撼。在此之前,AI生图于我而言,仍是个略显笨拙、充满“异样感”的技术概念。
MJ它所呈现的光影、质感、构图乃至那难以言喻的“艺术性”,瞬间击中了我,让我第一次体会到AI作画可以达到如此之高的境界,当时毫不犹豫就付费了。
V7本应是一次王者归来的里程碑,却最终成为一个令人惋惜的句号。 |
评分
-
参与人数 1 | 荣誉 +2 |
鱼币 +3 |
贡献 +3 |
收起
理由
|
康小泡
| + 2 |
+ 3 |
+ 3 |
鱼C有你更精彩^_^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