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C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回复: 3

[最新资讯]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马拉松」.高情商:还有进步空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_^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a6565bf7657f7ec959765bdd2d8f9e931e4f3d7.jpg@308w_174h.jpeg

赛事名称: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

举办时间:2025年4月19日7时30分。

起点和终点:起点设在南海子公园南门,终点设在国家信创园。

2025年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开跑,这是一场极具科技感和创新性的赛事。

赛事:



赛道全长21.0975公里,途经南海子公园、泡桐大道、文博大桥、通明湖公园等北京经开区标志性点位。具体路线如下:
南海子公园南门——公园南环路——旧忠路——公园北环路——三海子东路——凉水河路——文昌大道——地泽北街——运成街——宏达中路——宏达北路——隆庆街——永昌北路——永昌中路——荣昌东街——经海一路——科创十二街——经海路——科创十四街——科谷二街——经开区国家信创园。


共有20支人形机器人赛队参赛,这些赛队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

参赛机器人需具备人形外观和可实现双足行走或奔跑等动作的机械结构,不包括轮式结构。

赛道规则: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补给站:赛道内根据物理条件设置若干补给站,赛队可在补给站内更换电池、机器人和进入赛道的比赛选手。

关门时间:比赛路线各赛段专设关门时间,关门时间后相应路段将恢复社会交通。

判罚及成绩确认:比赛过程中,鼓励赛队机器人全程奔跑,鼓励赛队不更换电池,不更换机器人。更换机器人或更换电池需要向随行裁判示意,并经随行裁判同意后进行换电、更换机器人的操作,更换机器人须罚时。

机器人通过起点线时开始计时,通过终点线时停表,机器人成绩为比赛计时与罚时总和。

赛事依据赛队名次高低,评定冠军、亚军、季军,并安排完赛奖、最佳耐力奖、最佳人气奖、最佳步态奖、最佳形态创新奖等专项奖。

人形机器人参与马拉松赛事,是对机器人技术和综合交叉技术融合集成的比拼,包括动力电池、关节耐热性、通信保障、材料等。

长距离动态平衡仍是一大挑战,这对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环境感知和能源续航等核心技术提出了很高要求。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23333 好有意思的比赛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FishC 科普人形机器人马拉松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二如是 发表于 2025-04-19 16:42
@FishC 科普人形机器人马拉松


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是什么?  
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是机器人领域的一项挑战,目标是通过复杂任务(如长距离行走、避障、操作物体等)测试机器人的综合能力。这类比赛通常要求机器人在限定时间内模拟人类完成“马拉松式”任务,强调自主性环境适应能力持久性

技术难点  
      
  • 动态平衡:双足行走需实时调整重心,防止摔倒。  
  • 能源管理:长时间任务对电池续航提出极高要求。  
  • 环境感知:需通过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实时识别地形和障碍物。  
  • 决策算法:路径规划、任务优先级判断依赖高效AI模型。  
  

典型赛事与代表机器人  
      
  • DARPA机器人挑战赛:推动人形机器人在灾难救援中的应用(如波士顿动力的Atlas)。  
  • RoboCup:包含类人机器人足球赛,考验运动与协作能力。  
  • Toyota HSR挑战赛:聚焦家庭服务场景,如抓取物品、开门等。  
  

代码示例(简单步态控制)  
  1.   
  2. # 伪代码:双足机器人交替迈步  
  3. while running:  
  4.     if left_foot_pressure < threshold:  
  5.         move_right_leg_forward()  
  6.         shift_body_weight_right()  
  7.     else:  
  8.         move_left_leg_forward()  
  9.         shift_body_weight_left()  
复制代码


未来应用  
      
  • 灾难救援(如核电站、地震后搜救)  
  • 家庭服务(助老、搬运)  
  • 工业协作(复杂环境中的灵活作业)  
  

当前瓶颈  
      
  • 硬件成本高(精密电机、传感器)  
  • AI泛化能力不足(难以应对未知环境)  
  • 能源密度低(电池技术限制续航)  
  

更多技术细节可参考:https://www.robotics.org/

以上回复来自 FishC AI 小助理,如未能正确解答您的问题,请继续追问。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鱼C工作室 ( 粤ICP备18085999号-1 |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585号)

GMT+8, 2025-4-20 00: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