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_^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不二如是 于 2018-12-12 16:25 编辑
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恩格斯
不知道鱼油们有么有过这个想法:
本没有时间,只不过人们需要一个标准,于是就有了时间(想象共同体)
作为一名程序员,光想到这个层次还不够,至少得利用一下大数据,海量搜索提纯一下。
提高搜索效率,准确描述需求:
人类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如何开始用时、分、秒来衡量时间的?
“时间无形”,它是我们共同定义出来的,那么最初是如何测量时间的呢?
公元前,埃及人简单粗暴的用日光和影子来粗略估算时间:
这种方法直观是直观,但缺点就是真的太粗略了。。。
生活技能差一点儿的估计只能靠它辨认出上午、中午、下午。
直到后来,日晷(guǐ)诞生了。
相同的原理,都是靠日照投射倒影来判断时间,不过多了更精准的刻度,把时间划分成好几个具体的时段。
精准一些的日晷甚至能把一天的时间误差控制在 15 分钟内。
人们除了阳光,还发现了“流水”也可以用来衡量时间。
于是水钟诞生,水流滴入带有刻度的盆中,人们通过水的体积得知具体过了多少时间。
这种计时方式比日光计时法少了阴晴天气,以及昼夜带来的局限。
很明显有个bug,天冷容易结冰...
机械时代
17 世纪,发明家们发现了钟摆,不管钟摆的重量如何,只要钟摆长度不变,它摆动的频率几乎都是一定的。
比起摆钟更高级的发明,就是石英钟了。
石英这种晶体,在受到电池电力的影响时会产生有规律的振动。
平均每秒振动 32768 次,每完成一次振动周期,电路的信号会 “ 告诉 ” 秒针挪动一步。
说到这里,我们大体能得出一个结论:
而周期当然是也精细越完美。
别以为十几分钟的误差不算太大,要是放在股市里,几秒钟的误差都可能让几百万打水漂。。。
(PS:Python的量化分析很火热就在于可以进行毫秒级别的交易操作)
好在在今天,我们找到了一种更小,周期更细致的东西,原子。
科学家发现了铯这种原子 Cs 。
它在被微波激光射击后,会产生能量级的改变,而完成一次改变铯原子会震荡 9192631770 周。
9192631770,够精细了吧?!
反正国际计量组织觉得已经很准确了。
在 1963 年的第 13 届国际计量大会上,他们决定铯原子完成这么一次能量变化所耗费的时间,就是 1 秒。
而采用这种方法计时,我们可以把时间精准到 1/9192631770 秒。
不过即使精确到 1/9192631770 秒这个量级,误差依然存在,我们用铯原子钟计算出来的时间,被称为原子时间。
这跟宇宙里因为地球旋转、轨道等因素而产生的世界时间目前并不能做到完美同步。
误差推动进步
在 2017 年 1 月 1 日的 7:59:59 之后,地球上每个人都获得了额外的一秒钟。
也就是说在这天的 7:59 分有真正的第 60 秒,这一秒,被称为 “ 闰秒 ”。
闰秒,就是用来校准原子时间和世界时间的关键 1 秒。
但也正是因为这 1 秒,会对像类似于股票市场、GPS 定位等依赖于时间的高精度工作制造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国际计量协会正在考虑要不要取消掉闰秒,放飞时间,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在改次大的。
最近,有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元素 —— 锶,它在 1 秒内完成一次能量级变化会震荡 430 兆周。
也就是说,我们用来计量时间的刻度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更细致。
虽然一开始“时间”是一个想象的产物,但是当我们切实通过“很多很多很多”代人的推进下,它就客观存在了。
如果知道“测不准”原理的鱼油,一定懂得测量本身就是误差产生的原因之一。
纵然如此,如果我们轻易就放弃不弄了,将失去多少乐趣呢?!
而这个单纯追求“进步”的行为,可以让我们离世界时间越来越近!
说不定在未来,我们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掉闰秒,不需要时间就可以与宇宙同步。
预知更多神文请看:
如果喜欢,别忘了评分 :
如此多懂学习的 VIP至尊都 已订阅本专辑,你还不快点行动!( ☞订阅传送门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