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_^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不二如是 于 2019-2-26 14:24 编辑
在今天的社交媒体上,大量格言越来越频繁地被转发,比如:
或者:
一些早已去世的格言作家也变得更加广为人知,新的格言书籍依然受到出版商和读者的欢迎。
在互联网时代,这种文化需求好像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人们像需要一种真理和智慧的引导一样,喜欢阅读格言。
就像英国诗人奥登(WH Auden)说过:
“格言必须让读者相信,它要么是普遍真理,要么起码是对一个阶层的所有成员来说都是对的,(它)跟某一个读者确信的东西无关。”
格言有一种:
说白了就是满足人们的“自尊心”。
那么,格言到底是什么?
它和谚语(proverb)、警句(epigram)等有什么区别?
格言是一种很难下定义的文学形式。
和谚语比较来看,谚语往往凝聚了一种实用智慧,比如说“及时缝一针能省九针”,表示及时行事,事半功倍;
而格言戳中的往往是普遍真理。
《企鹅版文学术语与文学理论词典》的解释是:
“格言是对真理或教条的简洁陈述,是一种精辟的概括。形式可以幽默诙谐,也可能不是。”
简洁性只是格言的一部分。
格言真正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人们默认格言所说的都是事实。
所以,格言也会有一种傲慢的特点,格言作家会觉得自己和读者不是平等的关系,就像他们从高处抛下几丝真理,读者们要么接受,要么扭头离开。
但是,格言表达的内容,又需要是能引人思考的,它需要包含一些哲理、智慧甚至悖论的元素。
“格言是一种贵族思考的标志。”
换句话说,格言陈述的是普遍事实,能说出格言的人,基本都有一定的权威,而格言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是出乎意料的,是矛盾或者幽默的。
格言主要有两种类别,一种是“戛然而止,结束整个话题”,另一种则会“打开你的思路”,引发进一步思考。
而格言的基本范式应该在于,它会让你面露一丝苦笑,同时内心感到震颤。
格言的主题是人性,它剥离了表面的幻觉。
它不一定甘甜悦耳,但倾向于引人深究。
也许格言的文体特点,像简洁、充满智慧、引人共鸣等,比较适合社交媒体环境的传播气质。
不过在网络时代读了那么多格言,我们的生活真得变得更有智慧了吗?
如果有触动,别忘了评分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