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_^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不二如是 于 2019-9-6 15:49 编辑  
 
 
 
2019年8月28日,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群科学家,在著名的神经科学研究杂志《神经元》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这个基因突变,位于人体一个名叫 ADRB1 的基因内部,携带这个基因突变的人天生就特别能熬夜。 
 
他们只需要每天睡 4.5 个小时,就能保持充沛的精力。 
 
相比之下,普通人平均来说需要每晚睡 8 个多小时才能保证白天不犯困。 
 
请注意,这是同一个实验室发现的第二个人类熬夜基因。 
 
早在 2009 年,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傅嫈惠教授就发现了第一个人类熬夜基因——DEC2 。 
 
携带 DEC2 基因突变的人,平均比普通人少睡 1.5 小时。 
 
而更重要的是,不管是 DEC2 基因突变,还是这次新发现的 ADRB1 基因突变,都不会影响人的健康和情绪状态。 
 
这些特别能熬夜的人就好像是从上帝那儿每天偷了几个小时的光阴,而且还能把这个偷时间的本事一代代遗传下去。 
 
你可能会好奇: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其实: 
 
 
我们知道,在父母生育子女的过程中,由于 DNA 复制错误而出现的基因突变是难以避免的。 
 
因此可以说,每个人类个体、每个人类家庭,都携带了这样或那样独特的基因突变。 
 
只不过在绝大多数时候,这些基因突变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所以我们关注不到它们。 
 
但是在极少数情况下,这些基因突变可能恰好位于非常重要的基因内部,因此就会让子孙后代变得与众不同——或者是患上罕见的遗传疾病,或者是拥有罕见的天赋技能。 
 
而这些抽中了“遗传彩票”的人,自然也就成了生物学家们的研究对象。 
 
熬夜基因的研究也是如此。 
 
傅嫈惠实验室长期在人群中寻找那些天生不怎么需要睡觉、特别能熬夜的人。 
 
特别是如果有些人整个家族都有这个本事,就说明他们很可能是携带了某个熬夜基因的突变。 
 
接下来,再通过大规模的基因测序,对比他们的基因和普通人的基因的不同之处,就能找到这些基因突变。 
 
在十几年的研究中,DEC2 基因和 ADRB1 基因就这样被发掘了出来。 
 
这也是人类目前知道的仅有的两个让人少睡觉的基因突变。 
 
顺着这样的思路,你应该能想象: 
 
如果我们对人类行为的描述能够更定量、更全面,如果我们对人类基因的检测可以更便宜、更方便,那么也许在未来,我们会挖掘出更多的影响人类行为特点甚至是人格特征的基因突变。  
听到这,可能想问个问题: 
 
我上班时间996,晚上还要再玩会儿手机,每天也睡得很少,是不是也是这些熬夜基因在起作用?  
 
有把握地说,应该不是。 
 
因为研究发现,这两个基因突变非常罕见。 
 
就拿 ADRB1 基因突变来说,它在人群当中的分布概率非常低,每 2.5W 人里才会有那么一个,DEC2 基因突变的概率就更低了。 
 
所以说,你抽中“遗传彩票”拥有熬夜基因的概率,大概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天赋异禀的人是天然就不需要睡那么多觉。 
 
即使睡晚了也不需要闹钟就能早起,睡四五个小时也不需要用咖啡提神醒脑。 
 
普通人羡慕羡慕就好啦,该熬夜敲代码,还是要敲滴   
 
  
 
如果喜欢,别忘了评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