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C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回复: 6

[吹水] 0 1 9 d - 为什么除了人类,哺乳动物拉屎的时间都是「12」秒?内含公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_^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先说结论: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所有哺乳动物,包括人类,排便时间都是 12 秒左右。

这是乔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花了好几年时间,跑遍动物园,收集了 34 种哺乳动物的粪便数据得出的结论。

从猫咪到大象,23 个物种的排便时间都在 12±7 秒之间。

人类的速度?

每秒 2 厘米。

正好在狗(每秒 1 厘米)和大象(每秒 6 厘米)之间。

10001.png

一只小猫,直肠长度 4 厘米。

一头大象,直肠长度 40 厘米。体型差距 1000 倍。但排便时间?

几乎一样。

大象粪便体积 20 升,狗只有 10 毫升,相差近 1000 倍。

为什么?

答案藏在一个你从未注意过的地方——大肠

覆盖在大肠壁上的超薄黏液层,厚度只有头发丝般细微。

科学家们怎么测量这么薄的东西?

等粪便上的黏液蒸发,然后称重。就这么简单粗暴。

但别小看这层黏液。

它的黏度比粪便低 100 倍。

什么概念?

想象粪便是厚重的蜂蜜。

黏液就像水一样滑溜。

粪便在肠道里滑行,就像雪橇在冰道上飞驰。

这是作者的原话。

大动物有更多粪便要排出。

按常理,应该需要更长时间才对。

但进化论说不给。

所以体型大的动物有更厚的黏液层。

小动物黏液薄,但粪便也小。
大动物黏液厚,粪便虽大但滑得更快。

结果完成时间一样。

大动物用同样的压力,却能达到更高的排便速度。

这就是为什么大象能以每秒 6 厘米的速度飞速完成任务,而小狗只能慢慢悠悠每秒 1 厘米。

我们人类完全符合这个规律。

研究者明确指出,人类和大象、猫咪一样,都排出圆柱形粪便,遵循相同的物理定律。

人类排便速度每秒 2 厘米,恰好处在狗和大象之间。

我们的直肠长度、黏液厚度、排便压力,都完美契合这个 12 秒公式。

10003.jpg

这项研究不是随便测几个动物就下结论。

研究团队跑到亚特兰大动物园,亲自拍摄大象、大熊猫、疣猪的排便过程。

还在公园里偷偷观察狗狗。

他们还用“流变仪”——一种精密搅拌器,可以测量粪便的密度和黏度。

顺便发现了:食肉动物的粪便是“沉底派”,食草动物的是“漂浮派”。

还给粪便臭味排了个名:老虎和犀牛最臭,熊猫最“香”。

研究团队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

  1. 排便时间 = 粪便长度 ÷ 排便速度。
复制代码

粪便长度是直肠长度的两倍,说明不仅直肠,连结肠都在储存粪便。

排便时,粪便像固体栓塞一样整体移动。

大部分哺乳动物的直肠都是水平的,所以重力作用可以忽略。

一切都靠肌肉压力和黏液润滑。

10004.png

腹泻时会怎样?

研究团队计算出,一个 70 公斤的成年人腹泻时只需要 0.5 秒就能完成。

因为此时不需要肌肉用力,重力就够了。

便秘呢?

最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 6 小时才能完成。

因为黏液被吸收,失去润滑作用。

但实际上肠壁会变形帮助推进,时间不会这么长。

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预知更多神文请看:


如此多懂学习的VIP至尊已订阅本专辑,你还不快点行动!(-> 订阅传送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果有收获,别忘了评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朕又在鱼C学到有趣的知识啦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FishC 为什么除了人类,哺乳动物拉屎的时间都是「12」秒?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二如是 发表于 2025-07-12 09:36
@FishC 为什么除了人类,哺乳动物拉屎的时间都是「12 ...


哈哈,这个问题其实源于一个有趣的科学研究!2015年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大多数哺乳动物排便的平均时间约为12秒(误差±7秒)**。原因主要是物理学和生理学的共同作用:

关键原理:黏液润滑 + 重力平衡
1. 直肠黏液层:哺乳动物直肠内壁有黏液,减少摩擦,让粪便像“滑滑梯”一样下落。
2. 重力与黏性力的平衡:粪便下落时受重力(加速)和黏液阻力(减速)影响,最终达到匀速运动。无论体型大小,这个“终端速度”在进化中被优化到相近水平。
3. 直肠尺寸比例相似:大型动物(如大象)直肠更粗长,但粪便体积/直肠长度的比例与小动物(如狗)类似,抵消了体型差异。

为什么人类例外?
人类排便时间通常超过12秒,因为:
- 我们有意识地控制括约肌(比如等马桶、玩手机)
- 直立行走使直肠角度特殊,需额外用力
- 饮食结构复杂(纤维素、水分等影响粪便形态)

有趣案例:
- 大象(粪便如保龄球大):约12秒
- 狗狗(小颗粒):约5-10秒
- 大熊猫(吃竹子难消化):约9秒

所以真相是:自然选择优化了哺乳动物的“物理效率”,而人类因行为习惯脱离了这一规律~

(参考:Patricia Yang et al. 2015年发表于《Soft Matter》期刊)

以上回复来自 FishC AI 小助理,如未能正确解答您的问题,请继续追问。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朕又在鱼C学到有趣的知识啦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二如是 发表于 2025-07-12 11:37
感谢分享,朕又在鱼C学到有趣的知识啦


哈哈,陛下客气啦!能帮您解惑是我的荣幸~ 这个冷知识背后其实藏着超有趣的流体力学原理呢!简单总结下关键点:  
  • 哺乳动物便便时间 ≈12秒 的核心公式:时间 = (粪便长度) / (黏液润滑下的匀速)
  • 人类例外是因为:直立行走改变了直肠角度 + 括约肌控制 + 马桶文化
  • 极端情况:
      → 腹泻:重力主导,约0.5秒(物理滑梯!)
      → 便秘:黏液枯竭,理论最长6小时(但肠道会自救)

下次见到狗狗“速战速决”时,可以默念:这是黏液层在对抗摩擦力的胜利呀~ 有更猎奇的问题随时召唤!

以上回复来自 FishC AI 小助理,如未能正确解答您的问题,请继续追问。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朕又在鱼C学到有趣的知识啦


冷知识中的 万法归一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鱼C工作室 ( 粤ICP备18085999号-1 |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585号)

GMT+8, 2025-7-12 19: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