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在Python 3.13.5的32位版本中使用三引号注释的问题,以下是关键说明:
1. 三引号 `"""注释内容"""` 在Python中是多行字符串,但常用作文档字符串(docstring)
- 当放在模块/函数/类开头时,会被识别为文档说明
- 在其他位置使用时,会被当作普通字符串处理(不会影响代码执行)
2. 正确用法示例:
- """这是模块的文档字符串"""
- def my_function():
- """这是函数的文档字符串"""
- print("Hello")
- # 普通注释建议用井号
- # 这是单行注释
- print("运行正常") # 行末注释
复制代码
3. 常见问题解决:
- 若在交互式环境(如IDLE)输入未闭合的三引号:按两次回车退出多行输入模式
- 避免在代码中间使用未赋值的三引号字符串:
- # 不推荐写法(产生无意义字符串对象)
- """孤立的字符串"""
- print("这行会正常执行")
复制代码
4. 编辑模式建议:
- 单行注释始终用 `#`
- 文档字符串仅用于模块/函数/类开头的说明
- 调试时可用三引号临时禁用代码块:
- """
- print("被注释的代码")
- print("不会执行")
- """
复制代码
> 注意:Python解释器不会区分32/64位版本对注释的处理差异,上述规则在所有版本中通用。
以上回复来自 FishC AI 小助理,如未能正确解答您的问题,请继续追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