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dget.focus_set():将焦点设定到该 widget 上 仅当其所在顶层窗口(或应用)已经拥有输入焦点/处于活动状态。
换言之,它请求系统把键盘输入焦点切给这个 widget,但如果当前窗口不是活动窗口,或者被其他窗口遮挡,它可能不会立即生效。
举例来说,如果你的程序窗口在后台/失去激活状态,focus_set() 不一定把输入焦点“抢”回来。
widget.focus_force():与 focus_set() 不同的是,它尝试 立即强制 将焦点设给该 widget,包括把其所在的顶层窗口激活成为前台/拥有输入焦点。
换言之,“更强硬地”让这个 widget 获得焦点。
例如在一些自动化/测试场景中,当你希望控制键盘焦点,确保某 widget 是活跃的,就可能使用 focus_force()。
总结一句:
focus_force() 是 focus_set() 的“加强版” — 它尝试在更多情况下也强制将焦点给到 widget,而不仅仅是当窗口本身已经活跃/拥有焦点时。
宝子观察到 a 按钮被禁用(state="disable"),但你发现在你的环境下 a.focus_set() 或 a.focus_force() 都能“获取”焦点——于是你觉得“focus_force() 就没有什么存在意义了”。
这里有几个点:
1、禁用状态的 widget(state="disable"):虽然按钮是禁用状态,但在很多平台上你仍然可以把焦点移到它上面(也许视觉上会看到焦点框/轮廓变了、但点击可能无效)。这取决于操作系统/窗口管理器如何处理“禁用控件”的焦点情况。
所以你看到 focus_set() 或 focus_force() 在禁用按钮上“有效”是合理的:焦点被设定了,但点击可能就是不会触发命令。
2、你的窗口很可能已经处于活动状态:在你的运行环境中,root 窗口可能已经处于前台、激活、并且能够接收焦点。这样 focus_set() 自然就可以成功,因为满足“窗口已拥有焦点”的条件。
因为 focus_force() 与 focus_set() 在“窗口已激活”这种常见情况下表现几乎相同——都能把焦点设给 widget。
为什么你感觉 focus_force()没区别?
正是因为你所处的情境比较“简单”/“理想”:窗口已经激活、widget 可焦点化(尽管禁用状态但允许焦点)、没有别的窗口抢焦点。所以 focus_set() 就能奏效,focus_force() 在这种场景下就显得“多余”了。
但在更复杂的场景下(窗口未激活、其他窗口抢焦点、跨平台焦点行为有差异)focus_force() 可能就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