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C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2|回复: 8

[最新资讯] 「Kimi K2 Thinking」开源模型在海外杀疯了!写作超越GPT-5Pro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_^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03d7c8e8243f93ba292c1d081286c62935948689.jpg@308w_174h.jpeg

Kimi刚刚发布了迄今能力最强的开源思考模型K‑2Thinking(以下简称K2),在24小时不到的时间里,全球开发者已经“玩出花”了。

在线学习:



该模型由MoonshotAI(中国)推出,同时另一款同名“K2Think”来自阿布扎比的MBZUAI/G42团队也在热传。

Kimi版本号称「总参数约1万亿、激活参数32B」,而MBZUAI版本则为32B参数解放全开。开

发者社区迅速将其用于深度阅读模型自身的论文、实时对比其他研究、当场@其他论文来对比疑惑点,其理解力和执行力像开了挂一样,直接拉满。

比如有人直接拿K2去读K2自己的论文,一边读一边问,遇到不懂的还能当场调用其他论文进行对比,就像模型自己在“自问自答”又“边学边教”。

还有人把万亿参数的K2塞进两台MacStudio(M3Ultra那种)原格式运行,量化到INT4,几乎不降质,每秒处理15个token,一口气吞吐3500个token,推理速度飙到飞起。

更有技术大佬拿K2与GPT‑5Pro正面硬刚,搞几千token的技术深度写作,结果K2在创意写作老本行的基础上,还直接给技术内容加了buff,深度研究能力强到离谱。

关键是,这款模型主打“模型即Agent”理念——它能连续执行200‑300次工具调用,全程无需人工干预,真正做到边思考边行动。

也就是说,在一个任务里: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hide]
从开源代码、训练数据、至部署优化,皆可公开检验,推动社区化协作,标志着“更小而更聪明”模型正在取代单纯“更大即更好”的旧范式。

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果有收获,别忘了评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试试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kimi又活过来了?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试试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gainer 发表于 2025-11-9 20:49
kimi又活过来了?

闷声憋大招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需人工干预啊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需要~非常猛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 小时前 From FishC Mobile | 显示全部楼层
朕马上去用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鱼C工作室 ( 粤ICP备18085999号-1 |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585号)

GMT+8, 2025-11-11 10: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