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C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回复: 0

[吹水] 蚂蚁「死亡螺旋」你看懂了嘛?!我们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_^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76000b0c684565fd82977e1b21c07a569f0ba9cb.jpg@308w_174h.jpeg

蚂蚁死亡螺旋/漩涡(外文名:ant mill)是无视觉能力的行军蚁因信息素轨迹混乱形成的群体持续转圈现象,最终导致蚂蚁体力耗尽死亡。

在线学习:



行军蚁依赖领头蚁分泌的踪迹费洛蒙实现群体移动。

当领头蚁迷失方向导致费洛蒙轨迹紊乱,后续蚁群将陷入封闭循环路径,形成无法中断的死亡漩涡。

这种旋转行为可维持数天,参与规模通常达数百只。

1936年,蚂蚁生物学家T.C.Schneirla观察到数百只蚂蚁组成的漩涡持续转圈超过一天,期间遭遇大雨仍未停止,次日大部分个体死亡。

该案例成为研究该现象的重要实证记录。


从进化角度看,死亡螺旋是高效群体协作的副作用。依靠化学信号进行大规模协作,使行军蚁能在复杂环境中高效捕猎,但这种系统的脆弱性在失去反馈机制时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类似的“导航陷阱”也存在于其他物种中。

例如夜行飞蛾通过月光进行横向定位,当它们将人造灯光误认为月亮时,会不断调整角度保持“直线”飞行,最终围绕光源盘旋至力竭或被烧死。

自然界的这些行为模式揭示了一个深刻的规律: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hide]

死亡螺旋不仅是自然现象,也映射出人类社会的隐喻。在社交媒体与算法推荐的影响下,个体倾向于接触与自身观点一致的信息,逐渐形成“信息茧房”。

算法为了留住用户,不断推送更极端的内容,进一步强化群体内部的同质化,削弱外部的理性反馈。

这种思想闭环让人们在看似充实的交流中迷失方向,失去与现实的对照,最终导致社会共识的撕裂。

要避免这种信息螺旋,人类必须主动跳出循环,审视自己所追随的“信息素”是否仍指向真理。

多样性、开放性与批判性思维,才是打破死亡螺旋的唯一出路。

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果有收获,别忘了评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甲鱼最新课程 -> https://ilovefishc.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鱼C工作室 ( 粤ICP备18085999号-1 |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585号)

GMT+8, 2025-10-16 07: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