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_^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不二如是 于 2019-2-13 09:03 编辑
这份报告是达摩院自2017年10月成立以来发布的第一份趋势报告。
广大鱼油,不一起了解下吗?!
趋势一:城市实时仿真成为可能,智能城市将诞生。
“城市仿真”就是把“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领域,让城市具有人机交互性、真实建筑空间感等仿真特性。
未来,关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所有能监测到的可以应用的大数据,都会汇聚到一个大的计算平台上。
城市的“实时仿真”成为可能,城市的局部智能也有可能发展升级成全局智能。
2019年,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具有“大脑”。
也就是说,会有更多力量投入到打造智能城市的技术研发中去。
趋势二:语音AI在特定领域将会通过图灵测试。
随着语音交互技术的标准化和低成本化,未来“会说话的公共设施”会越来越多。
从技术上来看,也就是每一个空间至少都会有一个可以进行语音交互的触点。
而且,随着智能语音技术的提升,移动设备上生成的实时语音和真人的语音可能将很难区分。
甚至在一些特定对话中,这些智能语音将会通过图灵测试。
(什么是图灵测试?:传送门)
图灵测试简单说就是:
人和机器对话,但我们不知道对话的到底是人还是机器。
对话过程中,如果人感觉不出来面对的是机器还是人,就说明这些智能语音已经达到了人的水平。
此外,针对这一领域的规则甚至法律也会逐步建立起来,这会让智能语音行业走向规范化。
趋势三:AI专用芯片将挑战GPU也就是图形处理器的绝对统治地位。
目前数据中心的AI训练场景中,GPU也就是图形处理器,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大量图像信息的数据处理都要靠它。
但即便如此,计算和存储之间的数据搬移也出现了瓶颈,变得越来越难。
所以,新一代的AI芯片架构已经成为趋势。
这种芯片在技术上是基于3D堆叠存储技术而实现的。
3D堆叠存储,也就是用三维的方式把各个存储单元堆叠起来。
它能够提高数据的存储密度和搬运速度。
具体来说,AI芯片对数据带宽的需求,会推动新一代的AI专用芯片的普遍应用。
甚至,最前沿的类脑计算芯片,也就是能模拟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芯片,也会寻找到更合适的应用。
趋势四:超大规模的图神经网络系统将为机器赋予常识。
目前,单纯的深度学习已经成熟。
但是,结合了深度学习的图神经网络能把端到端的学习和归纳推理结合起来。
这有可能解决深度学习处理不了的一系列问题。
这种图神经网络,有点像由神经元节点形成网络的人类大脑。
未来,机器有可能成为具备常识、理解力和认知能力的AI。
趋势五:计算体系结构将被重构。
未来,无论是数据中心还是边缘计算场景,计算体系将被重构。
因为,未来的计算、存储、网络,不仅要满足人工智能对高通量计算能力的需求,还要满足物联网场景对低功耗的需求。
新型存储器的出现,会让传统的计算架构更新迭代。
也就是说,过去以CPU为核心的通用计算,会逐渐走向由应用驱动和技术驱动为主的新的体系结构。
这会是一种颠覆性的改变,可能会迎来人工智能甚至量子计算的黄金时代。
趋势六:5G网络将催生全新的应用场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会使移动带宽大幅度增强,提供近百倍于4G 的峰值速率。
这会促进4K或8K技术的超高清视频,以及AR、VR等沉浸式交互模式的技术发展。
未来,网络连接能力也会增强到百亿级,会出现海量的机器类通信。
可以理解为,它能帮助海量的IOT的普及和数据的传输。
同时,网络会向云化、软件化发展,也就是指网络能切成很多个相互独立、平行的虚拟子网络。
它们可以为不同的应用提高不同的智能计算。
此外,未来的网络能力会变得可靠度更高、延时性更低、容量更大,这会让自动驾驶所需要的车路协同以及工业互联网,都得到全新的技术进步。
趋势七:数字身份将成为第二张身份证。
生物识别技术正逐渐成熟并进入大规模的应用阶段。
随着3D传感器的快速普及,以及多种生物特征的融合,未来每个设备都能更聪明地“看”和“听”。
生物识别和活体技术也将重塑人们的身份识别和认证,数字身份将成为人的第二张身份证。
从手机解锁、小区门禁到餐厅吃饭、超市收银,再到高铁进站、机场安检以及医院看病等各种场景,数字身份都会帮你验明正身。
可以说,“靠脸走遍天下”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趋势八:自动驾驶将进入冷静发展期。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单纯依靠“单车智能”的方式。
也就是个别车辆的智能化,很难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也做不到对汽车行业的革新。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自动驾驶完全进入寒冬。
未来,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会加快真正的无人驾驶的到来。
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在物流、运输领域,自动驾驶会进入更成熟的商业化应用。
窥探天机-Hupe曲线:传送门
比如固定线路公交、无人配送、园区微循环等商用场景,都有可能快速实现。
趋势九:区块链技术将回归理性,商业化应用会加速。
在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进程中,物联网技术,将大大提高交易数据的可信性和可用性。
比如,在跨境汇款、供应链金融、电子票据和司法存证等各种场景中,区块链技术都会深度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而且,未来,区块链领域也会从前段时间过度狂热和过度悲观的状态,回归到一个理性状态。
在各个行业,区块链的商业化应用会变得更普及也更合理。
趋势十:各种数据安全保护技术将加速涌现。
各国政府可能都会推出更加严厉的数据安全政策和法规,企业也会在个人数据隐私保护上投入更多力量。
未来几年,黑客和黑色产业带来的攻击还会存在,但数据安全保护技术也会不断升级。
像跨系统的数据追踪溯源技术,比如水印技术、数据资产保护技术、先进的反爬虫技术等,都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吹水
关于趋势这种东西,本人很赞同道格拉斯·亚当斯的观点。
Douglas Adams 1952年3月11日 -- 2001年5月11日,生于英国剑桥,英国广播剧作家、音乐家,尤其以《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作品出名。
他曾提出著名的科技三定律:
1、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2、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3、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人的年龄对科技的认知程度有很大差别。
出生时就有的科技,那是本来就应该存在的。
人生壮年的新科技,那是要慢慢适应才能接受的。
人生晚年出现的新科技,那是要遭到天谴,要下地狱的。
所以才会有那句极其扎心的话:
如果喜欢,别忘了评分 :
|
评分
-
参与人数 2 | 荣誉 +7 |
鱼币 +8 |
贡献 +6 |
收起
理由
|
小甲鱼
| + 2 |
+ 3 |
+ 3 |
鱼C有你更精彩^_^ |
行客
| + 5 |
+ 5 |
+ 3 |
感谢楼主无私奉献!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