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卖疗愈,就不能只写疗愈!3大场景+痛点挖掘公式
- 场景1:家庭关系困境
深夜加班后回家面对冷锅冷灶
父母生日只能在视频里说"等下次"
孩子家长会永远缺席的座位
- 场景2:职场健康危机
凌晨3点改方案时的偏头痛
体检报告上8项异常指标
团建时年轻人爬不过40岁领导
- 场景3:自我认同缺失
镜子前数第101次叹气
朋友圈点赞却无人倾诉的深夜
被说"你变了"时突然的鼻酸
4步痛点转化法
- 具象化场景:把"压力大"换成蹲马桶回工作消息时的胃绞痛
- 量化代价:展示1次SPA=少看3小时手机=多睡2个美容觉
- 对比反差:制造"会议室里的PPT"和"星空下的冥想垫"的冲突
- 解决方案:用21天正念练习日历替代抽象承诺
《疗愈产品话术模板》
痛点激活句式:
"还记得______时的窒息感吗?"
"当______,其实你本可以______"
价值转化句式:
"这不是消费,是给______的投资"
"每天______分钟,换______年的______"
记住:客户买的不是精油香薰,是加班到崩溃时15分钟的喘息权;不是疗愈课程,是在家长群被@时保持优雅的底气
以上回复来自 FishC AI 小助理,如未能正确解答您的问题,请继续追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