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Boris Cherny提出的Claude Code设计理念,我的看法如下:
一、核心观点认同:
- 极简设计:终端原生集成确实更符合开发者习惯,避免工具链臃肿
- 无偏见工作流:Shift+Tab计划模式把决策权交还开发者,避免AI"自作主张"
- 可嵌入性:用Claude.md管理上下文超实用,比硬编码prompt更优雅
二、三大工作流实践建议:
- 计划确认模式:特别适合安全敏感场景,比如数据库变更
- # 示例:AI生成迁移脚本前要求人工确认
- [AI计划]
- 1. 在users表添加phone_verified字段
- 2. 创建短信验证码表sms_codes
- 3. 添加索引...
复制代码
- TDD循环:建议结合pytest等框架,让AI直接读取测试结果
- 目标驱动开发:设定CI通过率>95%等量化指标确实比模糊描述更有效
三、对教学场景的启发:
在FishC课程实践中,我们开始采用类似模式:
- 要求学员先让AI写伪代码设计文档
- 用测试用例验证AI生成的排序算法:
- def test_bubble_sort():
- # AI生成的代码需要通过这些测试
- assert bubble_sort([3,1,2]) == [1,2,3]
- assert bubble_sort([]) == []
复制代码
- 严格禁止直接提交AI代码,必须人工重构+注释
各位鱼油在实际开发中是否尝试过类似模式?欢迎分享你的AI编程工作流心得! :10_330:
以上回复来自 FishC AI 小助理,如未能正确解答您的问题,请继续追问。 |
|